實用的朗讀訓練方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0-07
307

從來沒有天生的朗讀者,好的朗讀者都是經過后天的訓練與培養的。很多想在朗讀上取得一些進步的人苦于沒有好的方法,從而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取得好的效果。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實用的朗讀訓練方法。
指導學生朗讀是中年級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在語文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學會讀書,喜愛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就是朗讀能力形成的過程,也是語言積累的過程。三、四年級是小學階段識字到讀寫的過渡,從這時起,教師首先就應注重指導學生讀書,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課題組實踐證明,搞好朗讀訓練有許多好處。
當然,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日積月累、勤讀、多思、反思實踐、不斷提高的結果,所以語文教師還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多訓練的前提下求得質量。為此,教師首先要研究課文,按照朗讀的要求做好準備;其次,要有計劃地安排好師生朗讀活動,使讀、議、點撥、講析有機結合起來,切實讓學生從實感經驗到理性上把握好什么是最好的朗讀。
實驗中,我們訓練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朗讀方法,收效顯著:
1、換位體驗朗讀。轉換角色,體驗他人情感,讀出情感。
2、喚起生活體驗朗讀。以生活的感受為牽引,讀出感情。
3、表情、動作朗讀。做表情、動作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喜愛的形式,游戲形式的朗讀更容易使孩子讀出感情,朗讀時讓孩子配上動作、表情,容易在孩子內心激起共鳴,就讀出神韻了。
4、想象朗讀。激發想象,豐富文本。可以引導學生從被朗讀主體的動作、神態、語言,從耳聽、鼻嗅、口嘗、手摸等方面多角度想象,體味文字背后的畫面、蘊涵的不同情感。
5、辨別標點符號朗讀。不同的標點符號有著不同含義,包蘊著不同情感,通過分析標點符號,可以正確把握句段,從而讀得更準確、更有感情。“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沃克醫生嚇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醫生不禁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軍神》讀之前,問學生這段話中有什么符號?該怎么讀?這樣當學生朗讀時就注意了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特別是三個感嘆號,劉伯承的鋼鐵般的堅強意志,便通過讀展現出來。
除此之外,配樂朗讀、補充資料朗讀、換詞比較朗讀、教師示范引領朗讀等策略也能使學生在朗讀中讀出情味,讀出意境,讀出神韻,受到熏陶,獲得啟迪,享受樂趣。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優化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1、保證讀書時間。
教師可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控達成度。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時間哪兒擠?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
移動端訪問:實用的朗讀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