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生活問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9-12
121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生活上也要好好照顧孩子,學習一些生活問題的常識。做好一個在學校的好“母親”。下面介紹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生活問題。
一、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概念:
幼兒園一日生活是指幼兒園滿足幼兒一天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動,主要包括餐飲活動、睡眠活動、盥洗活動、人廁活動、整理活動、散步、自由活動等。教師要充分重視幼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衛生保健常規、疾病預防、營養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做到保育和教育相結合。
二、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教育意義:
1.使學前兒童盡快適應托幼機構里的生活,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學前兒童從家庭進入托兒所、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所感受到的變化是極大的。對他們來說,這些機構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們正式進入集體生活后,由家庭的“中心成員”變成了教育機構里眾多小朋友中的普通一員。在家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對他們各方面的照顧是非常全面的。而在學前教育機構里,教師要照顧十幾名、幾十名孩子,就需要培養他們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使其盡快地熟悉、適應集體生活和學習的環境,產生歸屬感。
學前兒童身體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各個組織都比較柔嫩,身體素質還很薄弱,學前兒童時期又是生長發育十分迅速、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但是,由于他們缺乏知識經驗、獨立生活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他們既需要教師的悉心照顧,又需要保育員和教師反復指導下的訓練,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幫助學前兒童掌握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并能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自信心,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為最終走向自立奠定最基本的能力和態度基礎。
2.使學前兒童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快樂的童年生活”最現實的表現就是兒童每一天的具體生活,而學前兒童日常生活的表現也是判斷、衡量他們學習和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教師要把生活活動不僅看成是滿足孩子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等生理需要的過程,更要將其看成是以此為機會,使幼兒的相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的學習、練習的過程,從而讓學前兒童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產生安全感、信賴感。從這個意義上說,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兒童愉快地度過在學前教育機構的每一天。
3.日常生活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學前兒童教育必須是保教并重的,必須寓教育于兒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徑。
移動端訪問: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