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經典測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0-13
200

答案部分
一、選擇題
1.A解析:戰國后期,《禮記》中的《學記》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以言簡意賅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系統地闡發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教育、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因此,正確答案選A。
2.B解析: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與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針鋒相對,其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在體系上與《普通教育學》也大不相同。杜威的主張是實用主義的思想,對20世紀的教育和教育學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正確答案選B。
3.A解析:1960年1 2月,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學第73屆年會所做的“人力資本投資”的講演,被稱為人力資本理論創立的“憲章”,舒爾茨是“人力資本理論”的最主要貢獻者。因此,正確答案選A。
4.B解析:在教育和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上,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起著決定作用,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決定著教育目的,因此,正確答案選B。
5.D解析:個體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在教育工作中發現研究個體間的差異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6.A解析: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遺產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起的是前提作用。
7.C解析: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是通過教育目的的作用來實現的,其中包括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評價作用,從而支配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的全過程。
8.B解析: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全面發展即人的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發展,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方法便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因此,正確答案選B。
9.B解析:教師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專業素養,還要有教育專業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正確答案選B。
l0.B解析:13、l4~l6、l7歲,只有三四年的時間屬個體發展中的少年期,但在人生的過程中,這是一個身心變化劇烈的時期。有些心理學家也把這一時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兒童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11.D解析:德育過程應視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選擇最易生效的因素為開端,而不應完全依靠固定的程式。
12.A解析: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是班級的常規管理。
13.C解析:贊可夫在其所著的《教學與發展》著作中提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一般發展”的思想。
14.C解析: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學時間的安排要體現以上課為主的原則。
15.B解析:通過素質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進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素質。
16.A解析:孔子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強調學以致用。
17.A解析: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卡爾?羅杰斯以其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提出了“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于教育領域,其中涉及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發學習”“排除對學習者自身的威脅”的教學原則。因此,正確答案選A。
18.A解析:形式教育的觀點主張培養人的各種官能的能力,基于唯理論哲學和官能心理學之上,強調學習過程對人的心智官能的訓練;而基于經驗論哲學和聯想心理學的實質教育論,則強調學習內容本身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及適應現實生活的價值,這種論爭反映了知識和能力教育之爭。因此。正確答案選A。
19.C解析:暗示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醫學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立的,具體方法主要是一種利用聯想、暗示、情境、音樂等方式強化教學效果的方法,對語言學習比較適用。因此,正確答案選C。
20.C解析: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的向學生傳播知識的方法,是一種最古老的,也是應用最廣、最普遍的教學方法,我國古代教學就大量采用這種方式。因此,正確答案選C。
移動端訪問: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經典測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