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1-15
308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造過程。是一個創造性的藝術,要在重視原作的基礎上,容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運用各種技巧進行語言藝術的再加工。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助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保證朗讀時間,讓學生多讀。
“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實踐的權利還給學生!”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呼喚。這就是說要想學生學會朗讀,首先要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充分的讀。然而,傳統的語文課堂“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鐘,在課堂中對朗讀教學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如雁掠過,且又“雁過無痕”。朗讀成了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要真正讓學生會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就必須要把更多的時間擠出來,讓學生“多讀”??墒?,時間哪兒擠呢?
著名特級教學李吉林說過:“老師的講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學生的主觀感受……因此,我主張讀得多一些,講得少一些,練得多一些?!币虼?,要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課堂上就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去掉那些繁瑣的分析,努力地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朗讀。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
二、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會讀。
朗讀,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見字發聲的過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一種需要調動聲音、情感和眾多技巧的藝術性的創造活動,朗讀是一種能力、一種技巧,需要一定的訓練,而且需要經常的反復訓練。在引導學生朗讀時,教師一定要選擇適合小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注重范讀,教給學生朗讀技巧。
要使學生有感悟,有體驗,教師首先要有感悟,有體驗;要使學生被感動,教師首先要被感動。只有當教師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時候,才能以情悟情、以神會神,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范讀最基本的功能是給學生提供讀課文的榜樣。朗讀并不是對文章內容的簡單復述,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藝術。比如: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速度的快慢,語調的抑揚,音色的處理等等。實踐證明,學生需要經過一定的模仿,才能掌握朗讀的技巧。課堂上,學生的情緒受教師感染的成分最高,所以,我把每堂新授課當作舞臺,充滿激情地表演,特別是范讀時,聲情并茂,有時加上自創的動作,以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聲音去感染學生,這樣自然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致,讓他們樂于模仿教師的言行了。
2、運用技巧,揣摩朗讀。
學生朗讀不能為讀而讀,讀正確、讀流利并不是朗讀的最終目的,要指導學生在理解內容、體會感情的基礎上揣摩著讀,使朗讀指導不再停留在硬性地規定學生朗讀聲音的高低變化和輕重快慢上,也不再是籠統地要求學生帶著什么樣的語氣去讀或讀出什么樣的感情來,要使學生朗讀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消極模仿和朗讀技巧的機械運用上,而是使朗讀真正成為有感而發,練習在讀中悟,在悟中讀。既把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到的感情運用朗讀表現出來,又要通過感情朗讀,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讀出真情實感,再現文章的思想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讀之前為學生朗讀做好必要的鋪墊。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第五冊中《秋天的雨》一文里有這樣的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苯處熢谥笇W生讀這兩句話之前,要先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知道“秋雨”是“輕輕”地往下落。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把這兩處“輕輕地”讀得輕一點,慢一點。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朗讀的技巧,又理解了這種技巧怎樣具體運用。從而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會讀了。
三、激發朗讀興趣,讓學生樂讀。
古人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朗讀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好勝、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朗讀興趣,讓學生樂讀。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來看,小學生最富于表演欲望。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借助表演來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則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當然表演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的,富于趣味性、形象性,更易激發學生興趣。針對學生的表演欲望,何不讓學生投入于此呢?因為學生可通過豐富的語調,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現課文情境,增進理解,加深印象。朗讀表演是真正做到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更好地領悟文章中心。因此,表演讀是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一種好方法。
小孩子的好勝心很強,在一些表演欲較強的孩子心中,他十分渴望有個天地能讓他發揮一下。所以,我除課堂教學注重朗讀外,還可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創設競爭氛圍,開展一系列競賽活動。如,朗讀競賽,讀書演講活動,故事會等,建立朗讀競爭機制,激勵學生參與朗讀,比一比,賽一賽,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水平和鑒賞水平,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讓學生樂讀。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可布置學生提前準備,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精彩得文章在規定的時間內朗讀完畢。評委根據朗讀要求打分。另外,可抽簽決定規定朗讀的篇目,從而鍛煉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考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這種活動每月進行一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文章的標題所說,上述只是朗讀的基本技巧,大家在掌握這些基本技巧的基礎上要想取得更高的更快的進步,還要探索更加有效的訓練方法。
移動端訪問: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