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特點和重點是什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9-25
490

大家報考了普通話水平測試以后,一定一定要掌握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特點和重點是什么,這樣大家可以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特點和重點去著重準備普通話水平測試,相信這樣大家一定可以很順利的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特點
(一)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目的:
1.評定應試者普通話水平所達到的等級;
2.貫徹新時期推普工作方針(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3.促進推普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
4.提高一部分人的普通話應用能力(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教
師、公務員、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等)。
(二)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性質:
1.是目標參照性考試,不是淘汰性、選拔性考試;
2.側重考查應試者口語表達中語音、詞匯、語法的規范程度,不
是普通話知識考試,不是文化水平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評估。
(三)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試機制:
1.統一的測試對象和等級要求;
2.統一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
3.統一的試卷結構和評分辦法;
4.統一的等級標準和等級證書;
5.相對統一的培訓教材和收費標準。
(四)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政策保證和組織保證:
1.建立健全各級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站、點;
2.建立、完善測試操作規程和測試監控、管理等各項制度(“辦證”審查,巡回檢查,視導員制度等);
3.培養了一大批測試員;
4.實行測試收費制度。
(五)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量化評分:
1.定量精確;
2.各考查項在安排上具有層級性;
3.在“正確”和“錯誤”之間增設“缺陷”檔;
4.對進入一級的評定增加了限制性規定。
二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點
測前培訓是搞好測試的基礎,因而也是整個測試工作的重點。
(一)只測不訓必然導致的兩種后果:
1.多數應試者達不到要求,拿不到證書,打擊積極性;
2.放寬標準,降格以求,流于形式。
(二)測前培訓的原則:
1.針對應試者的方言難點(包括發音難點和正音難點);
2.訓練為主,理論為輔,理論為訓練服務;
3.著眼點放在“說”字上;
4.形式多樣(巡回教學,個別輔導,講座等)。
(三)測前培訓的內容及順序:
1.聲調(重點是入聲字的改讀);
2.聲母和韻母(重點是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
3.輕聲和兒化;
4.測試中應注意的問題(避免緊張情緒,避免“背書腔”,避免
讀錯字等)。
(四)測前培訓的其他問題:
1.總課時一般以60──80課時為宜,可根據應試者的實際需要
適當增減。
2.使用省編統一教材及輔導材料。
三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難點
(一)正確處理測試要求的客觀性和評分辦法的主觀性之間的矛盾:
1.測試形式的不完善影響評分的準確性(朗讀和說話的評分);
2.測試員對特定語音判斷的敏感度有較大的差異(自身方言影響“語音整體面貌”);
3.測試員語言修養的差異影響評分的把握(翹舌音靠前問題,輕聲和兒化的問題);
4.把朗讀技巧作為朗讀評分的依據,把作文評分標準強加與說話考核之上。
(二)解決普通話標準和普通話測試標準中所存在的問題:
1.詞匯和語法在測試中缺乏相應的規范標準;
2.對于應試者語音正確部分的質量缺乏評判標準;
3.持證上崗制度在短時間內難以實行;
(三)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
1.普通話水平下降問題;
2.普通話水平的地區差異問題;
3.平時相關教學(培訓)與普通話水平測試接軌的問題(師范生的“教師口語”課,播音員的播音理論課,其他相關行業的口才課等)。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難點和重點,小編在上面給大家總結了,希望大家好好的考試,都能順利的通過普通話考試。
移動端訪問: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特點和重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