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考試發音練習注意事項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09
258

說好普通話已成為現代人們社會交際的一項必備技能,因為普通話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為了讓大家練好普通話,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普通話考試發音練習注意事項。
一、加強聽力訓練的理論分析人們常把語音學看作“口耳之學”。聽是人們認識聲音的唯一渠道,也是學好語言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雖然語言依靠發音器官,但發音器官所包含的內容在不同教科書中有不同的解釋。有的教科書在談到發音器官時,僅指口腔內的唇、齒、舌,有的教科書則將喉、氣管、肺也列入其中。但筆者更同意一些語言學家將耳也看作是發音器官組成部分的觀點。初聽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了解耳在發音過程中的監聽修正作用,這種觀點就很有道理了。
人們在發音過程中,不僅需要大腦發出命令使發音器官產生發音動作,而且還需要隨時監聽發音狀態,確保發音的準確。這種監聽是通過發音時使用的內部、外部兩套反饋系統完成的。這里只談談外部反饋系統:由耳接收自己發出的聲音,再將有關的信息傳至大腦高級中心,由其分析判斷發音是否準確。這一反饋系統速度較慢,只能在發音動作完成后才能作出判斷,因此只能起檢查和改正發音錯誤的作用,但這個通過耳來檢驗發音正誤的環節是不可或缺的。
二、加強聽力訓練的原則和方法首先,師生雙方都應樹立加強聽力訓練的意識。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均應意識到發音需要聽覺器官的配合,聽力不好會直接影響發音。學習發音時,首先要訓練敏銳的聽覺能力,使耳能清晰地分辨各個不同的音在音準、音高、音色、音量上的細微差別。
其次,在聽的過程中一定集中注意力,用腦去聽,用心去聽,力爭不僅得到字音的感性印象,而且能從理論上作出一定的分析。具體而言:一是聽規范標準的普通話,使正確的字音不斷得到正強化,并記憶聲音,在大腦中形成聲音印象,避免發音的盲目性。二是聽當地方言的發音。這是為了明確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異,找出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三是聽自己普通話的發音。發音訓練帶有模仿性質,模仿準確與否應以旁聽者感覺為準。發音時,說話人自我聽感與旁聽者的感覺并不一致。因為說話人聽自己的聲音除了經由耳進入外,還有一部分聲音是經骨骼、肌肉的振動傳入內耳。由于骨傳導作用,主觀與客觀的音感會有一定差異。所以,為保證發音的準確性,要經常使用錄音機錄音,并反復審聽,糾正骨傳導作用造成的聲音偏差。
最后,要正確處理說與聽的關系。毫無疑問,兩者之間說是第一位的。強調聽力訓練,是學好普通話的最有用的方法。只要大家在平常中多用、多說、多聽,一定會把普通話練好的。而普通話考試聽力也不會成為你的阻礙。
普通話考試發音練習注意事項在上文中已經給大家說過了,大家一定要認真練習哦!
移動端訪問:普通話考試發音練習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