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導向性原則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6-26
1504

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時間為2018年11月3日,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有人說幼兒教師資格證很好考,裸考也能過,其實不然,不論哪種類型的的教師資格證如果你沒有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是大幾率通不過的,所以想要一次通過,成功拿證,成為光榮的教師隊伍中的一員,還是努力學習教師資格證的知識吧。
德育原則和方法
(一)德育原則
1. 導向性原則
德育的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 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包括疏通和引導,即進行德育時首先要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打通學生的思想,然后加強引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①講明道理,疏通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這一原則是教育者正確對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態度。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辯證統一的,尊重和信任是嚴格要求的前提,正如前蘇聯教育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體現,只有把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4.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與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后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①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作用,統一學校內部的多種教育力量,使之成為一個分工合作的優化群體;
②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主動協調好與家庭、社會教育的關系,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
③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性和制度化,處理好銜接工作,保證對學生影響的連續性、系統性,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漸進地持續發展。
5. 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有差別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6. 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以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
(二)德育方法
1. 說服法
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而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要求:明確的目的性、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注意時機、以誠待人
2. 榜樣法
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3. 實際鍛煉法(2013)
實際鍛煉法是有目的的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獲得,以培養他們良好品德的方法。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的方法。鍛煉的方式主要是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文體科技活動。
4. 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它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
5. 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在德育過程中,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反映了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評價,這有利于鼓勵學生積極向上,預防和客服不良品德的滋生。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導向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