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必修課及其特征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6-11
673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結束,考的不好的小伙伴們也不要灰心,因為2018下半年還有機會,只要努力為時不晚,但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充裕,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時間為2018年11月3日,一起來學習下教師資格證的專業知識吧!
1.必修課及其特征
【正確答案】
根據課堂計劃中對課程實施要求的不同,可任意將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種類型。必修課程是某一種教育系統或教育機構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類型。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主要指同一年的所有學生都必須修習的公共課程,是為了保證所有的學生的基本學歷而開發的課程。必修課程還可以分為國際上規定必修課程、地方規定必修課程和校定必修課程等。其主導價值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必修課程的根本特性是強制性,它是社會或機構權威在課程眾德體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字解析】 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別特征。
2.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置與矯正
【正確答案】
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應以預防為主,引導和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適應學習環境,逐漸減少問題行為的產生。但是當學生的問題行為已經發生時,應對行為主體進行行為矯正和心理輔導。因此,不管是對于個體的問題行為還是對于團體的問題行為,教師都可以嘗試以下的方式對課堂問題行為進行管理。
(1)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適合學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獲得成就感,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使其更快地適應課堂環境。
(2)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的認知結構。教師在教授新知識、新內容時,應交代清楚其來龍去脈,把新知識整合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中,使其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認知基礎,從而減輕因學習新知識而產生的焦慮感。
(3)對于課業給予精確的指導。學生對于學習的盲目性容易導致問題行為的產生,而教師通過給予學生清晰的學習指導,使其了解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得到幫助,從而減輕或消除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急躁、厭煩、焦慮等情緒,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4)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良好的教學秩序能夠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情緒平靜、思維活躍,從而減少問題行為的產生。
(5)協調同伴間的人際關系。幫助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同時注意制止學生中存在的彼此傷害的行為,如諷刺、挖苦、嘲笑等。
(6)建立家校聯系。家庭環境是導致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在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與家長聯系,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來糾正學生的問題行為。 (7)行為矯正與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是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排除不良行為的一種行為療法,需要師生密切配合。心理輔導主要通過改變學生的認知、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來改變學生的外部行為。它對于復雜問題行為,尤其是由內在刺激引起的問題行為效果比較顯著。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課堂問題的相關問題。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必修課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