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每日一練—閱讀理解能力(2)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4-24
559

導讀: 0基礎考生要想報考2018年北京教師資格證考試,了解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查詢2018年北京教師資格證報考條件。你符不符合報名條件?考試科目有哪些?名師在線解讀分析,立即咨詢-在線客服>>
教師基本能力(1):閱讀理解能力(2)
每日一練
【材料1】
讀書是意味著,利用別人的頭腦來取代自己的頭腦。自己思考出來的東西,盡管它不見得是嚴密緊湊,但總是個有脈絡可尋的總體,我們可賴它向某種體系開展,比起看書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說是利多害少。為什么呢?因為后者的思想是從各種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來,屬于別人的體系,別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把自己的知識、個性、見解等融合成一個總體。他的腦子里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的思想紛然雜陳,顯得混亂不堪,這種思想的過度擁擠狀態,攫奪了一個人的正確觀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見,并且很可能導致精神秩序的紊亂,這種現象,我們幾乎在所有的學者身上都可發現。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當的批判力等方面來說,這類人遠不如那些所學無幾的人。
以讀書終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識完全是從書本汲取而得,他們有如閱讀了許多山水、游記之類的書籍,對于某地或某國的有關知識雖可粗枝大葉地說出來,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聯絡?人文、物產、習俗又是如何等等,則說不上來。反之,以思考終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長的父老,一打開話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的來龍去脈,以及各種事實或傳說和事物的總體關系等,如數家珍般地道出來。
問題:簡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觀點(4分)
【材料2】
一個人的目光發自他的內心世界。目光的顏色表征了一個人的信仰與觀點,而它與自然光的偏離程度則衡量著他的閱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視野大小反映了一個人的胸懷。目光的溫度流露出一個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壓顯示了一個人的勇氣、決心與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壓幾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與一個人地位的尊卑相聯系。目光的深淺則透著一個人的睿智、聰慧與文化修養。而目光的真偽完全是一個人是否誠實的標志。
目光還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氣質。如他的人格品味,機智程度,靈氣天分,城府心機,閱歷深淺,胸襟氣度,風范操守,文化素養,行為習慣……從一個人的目光里,我們可以讀出他的心靈,看到他更為深層次的內涵。怪不得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過,眼睛確實是一個人最有神韻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銜,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裝是一個人的“第二名片”。實際上,這兩者都是最容易偽造的。而一個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偽”的。一個人可以很容易改變他的服裝,但卻難以改變他的目光。據《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當年曹操作為匈奴使臣,他自以為形陋不足以向遠方強悍之國顯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當大使容色,自己則握刀立旁做侍從。事后有人問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說,魏王形態儀表倒也不凡,但是旁邊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們,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偽,發現美,擇良美,并發出自己純凈、善良的目光。我們每一個人不僅生活在自然的各種光照之下,同時也生活在社會的眾多目光之中。這個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摘編自詹克明《目光》)
問題:
(1)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目光所反映出的一個人的特性。(4分)
(2)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說明什么?請簡要分析。(10分)
熱點推薦:2018年教師資格證一次通關取證課程>>
2018筆試一次過>>告別盲目備考,育德園師13年名師團隊為你講解各科90%核心考點,點擊進入>>
學習交流平臺:關注育德園師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考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