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常見考點九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12-30
369

(三)現(xiàn)代文學
1.無產階級文學
無產階級文學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是l9世紀后半期文學史上具有深刻影響和重大意義的文學現(xiàn)象。歐仁·鮑狄埃和馬克西姆·高爾基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
(1)歐仁·鮑狄埃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詩人。14歲起開始詩創(chuàng)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自由萬歲》《該拆掉的老房子》《自由吧,巴黎》《鐵匠的夢》《起義者》等大量歌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詩歌,特別是在巴黎公社失敗后,他于1871年6月寫下了雄壯宏偉、載人史冊的無產階級詩歌——《國際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的戰(zhàn)斗詩歌。
(2)馬克西姆·高爾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俄國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稱之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代表”。
1892年,高爾基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發(fā)表,從此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1913年,高爾基接受列寧的建議,回到了俄國,先后出版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在這些作品中,高爾基根據(jù)自己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真實描寫了l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長篇小說《母親》是高爾基最重要的作品。在《母親》中,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構成了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這是世界文學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母親》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后來的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3)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蘇聯(lián)作家。他是一個在革命戰(zhàn)爭中成長起來的作家,一個以自己殘缺的身軀寫作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生命融進了作品,代表作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作品在上個世紀曾影響了許多中國人。
2.現(xiàn)實主義文學
(1)蘇聯(lián)文學
①馬雅可夫斯基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俄國詩人,其代表作品《列寧》《放開喉嚨歌唱》。
②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1883--1945),著名俄國作家,其代表作長篇小說《苦難的歷程》,廣泛地描寫了在舊世界崩潰和新世界誕生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的生活,真實地再現(xiàn)了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性勝利和俄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血與火的考驗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
⑧法捷耶夫
法捷耶夫(1901—l956),前蘇聯(lián)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和《毀滅》等。
④米哈依爾·肖洛霍夫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一1984),20世紀蘇聯(lián)文學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靜靜的頓河》和《一個人的遭遇》等。
(2)英法文學
英國20世紀前期的主要作家及作品有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毛姆的《人性的枷鎖》等。
法國在20世紀開創(chuàng)了長篇小說新題材,心理刻畫向內心世界進一步深化。羅曼·羅蘭(1866—1944)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中最成功的作品。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xiàn)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約翰.克利斯朵夫》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3)德語國家文學
①雷馬克
雷馬克(1898--1970),德國著名作家,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禍害有著慘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寫德國人民在兩次戰(zhàn)爭中所經(jīng)歷的厄運。他1929年發(fā)表的早期小說《西線無戰(zhàn)事》是有世界影響的優(yōu)秀的反戰(zhàn)小說。
②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著稱。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短篇小說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4)美國文學
20世紀美國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呈多元局面。
①西奧多·德萊塞
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20世紀美國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作品真實地描繪美國生活和小資產階級的迷茫,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欺騙性。其代表作《嘉利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美國的悲劇》等。
②海明威
海明威(189—1961),現(xiàn)代美國著名作家,對現(xiàn)當代美國和世界文學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海明威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現(xiàn),作品反映了強烈的反戰(zhàn)傾向和對未來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等。
3.現(xiàn)代主義文學
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法國詩人瓦萊里(1871一1945)《海濱墓園》;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1865--1939)《駛向拜占庭》;美國龐德(1885--1972)《地鐵車站》等;奧地利現(xiàn)代小說家卡夫卡(1883--1924)《變形記》《城堡》;英國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伍爾芙的《墻上的斑點》和《到燈塔去》;法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美國“南方文學”代表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4.存在主義文學
20世紀下半期,存在主義文學開始興起。存在主義濫觴于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zhàn)后達到發(fā)展的頂峰。它是現(xiàn)代派文學中聲勢最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存在主義文學與存在主義哲學關系密切,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質”。“荒謬”和“痛苦”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主題。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薩特、加繆、波伏瓦和梅勒。
5.“黑色幽默”文學
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xiàn)代主義小說流派“黑色幽默”。它是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xiàn)悲劇內容的文學方法。西方評論家把它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美國當代著名作家約瑟夫·海勒(1923--1999)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其代表作是《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以荒誕的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一個充滿自私、貪婪、虛偽、欺騙、專橫、殘忍、淫亂和瘋狂的現(xiàn)實生活。
6.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
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一個流派——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xiàn)實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馬爾克斯(1927一)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
(四)其他外國文學名著
1.英國彌爾頓的史詩《失樂園》(1667)
2.英國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1719)
3.英國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1726)
4.英國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1813)
5.英國拜倫的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1818)和《唐璜》(1823)
6.英國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1847)
7.愛爾蘭伏尼契的小說《牛虻》(1897)
8.英國勞倫斯的小說《兒子和情人》(1913)
9.愛爾蘭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1922)
10.法國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
11.法國左拉小說《萌芽》(1885)
12.法國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1922)
13.法國加纓的小說《局外人》(1942)
14.法國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戈多》(1952
15.德國海涅的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
16.丹麥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話選》(1865)
17.挪威易卜生的戲劇《玩偶之家》(1879)
18.奧地利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1915)
19.德國雷馬克的小說《西線無戰(zhàn)事》(1929)
20.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語》(1008)
21.美國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
22.美國惠特曼的詩《草葉集》(1892)
23.美國杰克·倫敦的小說《馬丁·伊登》(1909)
24.美國歐·亨利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1910)
25.美國艾略特的詩《荒原》(1922)
26.美國德萊塞的小說《美國的悲劇》(1925)
27.美國福克納的小說《喧嘩與騷動》(1929)
28.美國米切爾的小說《飄》(1936)
29.美國斯坦貝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1939)
30.美國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1951)
31.美籍俄裔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1955)
32.俄國屠格涅夫的小說《父與子》(1862)
33.俄國契訶夫的《契訶夫小說選》(1899)
34.蘇聯(lián)肖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1940)
35.蘇聯(lián)法捷耶夫的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1945)
36.蘇聯(lián)帕斯捷爾納克的小說《日瓦戈醫(yī)生》(1957)
37.捷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4)
二、中國古代文學名家名著
(一)詩歌
1.詩經(jīng)(《關雌》和《七月》)
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有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詩有40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辭”。它收集的詩歷西周初朔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人們認為,《詩經(jīng)》從二言到八言不等的句式,反映了詩歌從原始生產勞動中產生出來的狀態(tài)。《風》《雅》《頌》各反映不同社會階層人們的生活,因而也表達了不同人們的心靈世界與思想感情。《風》是民歌,所反映的人們的生活最廣泛,因而心靈與情感世界也最豐富多彩。主要篇目有《關雌》和《七月》。
2.《楚辭》(屈原與《離騷》)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辭為楚地之產,因而為“楚辭”。楚辭為文人作品,代表詩人為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4—前278),他既是一個歷史政治人物,也是一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其影響最大的作品是《離騷》。
《離騷》是帶有自傳性質的一篇長篇抒情詩。全詩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離騷”解釋有兩種,一種是遭受憂患,一種是離別的憂愁悶。這種理解是符合全篇文字所表達的思想的。詩人的憂愁來自于自己對國家的擔憂,來自于理想不得實現(xiàn)的擔憂。詩人把自己的人生同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表現(xiàn)出了高尚的人格追求。其為實現(xiàn)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境界,融進了中華民族精神。
3.樂府詩(《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短歌行》《蒿里行》)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中最為著名的長篇敘事詩之一,它塑造了木蘭這一代父從軍的藝術形象。
木蘭勇決、剛毅,她女扮男裝,其精神光彩耀人。而功成之后,不慕官祿,毅然返家,又不減女兒之情。
《孔雀東南飛》也是樂府中最為著名的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詩》不同在于故事反映的是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劉蘭芝與焦仲卿的不渝愛情,讓人唏噓、感嘆。樂府本是民間詩歌,后來文人也用來抒寫情懷。魏時曹操父子對樂府詩有新的發(fā)展。曹操的《短歌行》《蒿里行》等既表達了人生志向,也反映了對社會生活的感觸,展示了這位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別樣情懷。
4.山水田園詩(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和《飲酒》)
進入晉、南北朝以后,詩歌成為專門的創(chuàng)作領域,產生了大量的詩人。詩歌成為抒情言志的重要文學樣式。
陶淵明(365—427),此期代表詩人,人們認為他開辟了山水田園詩風。陶淵明筆下的山水田園,之所以讓人向往,是因為詩人在詩中注入了恬淡的情懷。他的《歸田園居》寫出“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鄉(xiāng)野生活。他的《飲酒》則表現(xiàn)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遠意境。
5.唐詩(王維、李白、杜甫、自居易、李商隱)
唐朝是中國詩歌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最鼎盛的時期,在唐代出現(xiàn)了大量的詩人,大量的優(yōu)秀詩作。引領詩風的至少可列出:“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王維,詩仙李白,詩史杜甫;中唐李賀、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隱。
(1)王維(701—761),盛唐時期杰出詩人,他的山水田園詩歌,寫出了大自然特有色彩、音響和氣息。他的山水田園詩歌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終南山》等。
(2)李白(701一762),李白被認為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大氣磅礴、想象力豐富,這與詩人的抱負和個人氣質相關。在他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獨立不露、飄逸灑脫”的氣質,因而他被稱為“詩仙”。他膾炙人口的詩篇《蜀道難》《將進酒》《月下獨酌》,都是人們熟悉的篇目。盛唐詩人李杜并稱,但是杜甫與李白風格不同。
(3)杜甫(721—770),人們說“他用史一樣的筆觸”來寫詩。與李白志在天地的抱負不一樣,杜甫則把目光投向民生。他關心的是普通人的命運與國家的關系。他以自己的詩句寫出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呼喚社會上層關心民間疾苦,因而他的作品被譽為“詩史”。他膾炙人口的詩篇有《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
(4)自居易(772—846),其詩風有杜甫的特點。即關注民生。他的作品中,人們熟悉的篇目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5)李商隱(813—858),為晚唐詩人代表,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李”。他關心社會現(xiàn)實,情感豐富,因而他的作品有沉郁的,有纏綿朦朧的。人們所熟悉的他的詩作有《夜雨寄北》《錦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6.宋詞(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初唐時期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即采用長短句的形式配樂歌唱。因為這種詩歌形式是配樂歌唱的,因而也稱為“曲子詞”。至宋成為一種引領風氣的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
(1)柳永(約987一約1053),北宋詞人,詞風溫婉纏綿,他是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人們所熟悉的他的代表作有《雨霖鈴》等。
(2)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的詞胸襟開闊,有萬馬奔騰之勢,是“豪放派”的代表。人們所熟悉的他的詞作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
(3)李清照(1084一1155),南宋女詞人,其詞作或清麗或凄婉,因而稱為婉約詞派代表。人們所熟悉的她的詞作篇目有:《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等。
(4)辛棄疾(114—1207),南宋詞人,其詞具有豪放的特征,這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抱負相關。他生活的時代,中原為金兵所占。他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一生力主抗金。因此,他的詞極力抒寫恢復國家統(tǒng)一豪情,也表達壯志難酬的郁憤之情。不過,他寫村野的詞,也有細膩清麗之處。人們所熟悉的他的代表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7.元曲(關漢卿、馬致遠、張養(yǎng)浩、睢景臣)中國的詩歌到宋風氣變?yōu)樵~領風騷,至元又變?yōu)椤扒薄T碜骷矣嘘P漢卿、馬致遠、張養(yǎng)浩、睢景臣等。關漢卿有《四塊玉·別情》,馬致遠有《天凈沙·秋思》,張養(yǎng)浩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睢景臣有《哨遍-高祖還鄉(xiāng)》。
移動端訪問: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常見考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