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命題點: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8-19
467

(四)按照《規定》要求,做好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需要付出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師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中小學班主任要適應新時期教育工作中出現的變化,及時改進班主任工作,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目標導向
要把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到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切實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培養和形成,培養學生健全、獨立的人格。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2.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體的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要關心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據每個學生特點精心設計相應的教育方案,引導、幫助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要特別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3.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思想道德、身體、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
4.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平等對待學生,建立和諧、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尊重學生,注重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式,做學生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5.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成才的強烈愿望,幫助每一個學生建立不斷提高進步的目標;要善于發現和激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讓學生始終在成功的喜悅中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6.要建立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日常管理規范,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從小事、細微處著手,積極開展行為規范教育。加強學生自主管理,增進學生民主意識,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7.要積極進行班集體文化建設
指導班集體通過開展班會、團隊會、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班風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8.要指導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充分開發社區、學校和班級的各種教育資源,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有益于身心發展和道德養成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道德體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
9.要充分發揮紐帶作用
積極主動地與其他課程任課教師、少先隊、團委、政教處溝通,步調一致,形成合力,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積極建立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與社會、社區的聯系,善于利用各種資源讓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 也讓全社會都來了解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良好社會育人環境。
10.要大膽創新工作方式
認真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動態管理模式和綜合考評制度,建立并填好學生成長檔案和記錄袋。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班級管理和建設的有效模式。
(五)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1.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班主任扮演著多重角色,而中小學生思想上大多數還是不成熟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觸及到孩子們敏感的心靈,老師們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句關切的問候,會給學生帶來溫暖,令其感動,甚至改變他的一生。班主任在工作中應做到一視同仁,因材施教。中小學生年齡小,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和塑品德的時期,他們社會經驗少,自理能力較差,各方面都不成熟,因而特別需要別人來指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為他們解答各種疑惑,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使得他們得以順利健康成長。
2.班主任是聯系班級中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學生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生活,學生是否進步與每一位老師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不是僅靠哪位教師單獨創造出來的,而是教師集體長期共同勞動的結晶。在同一個班級中不同的教師承擔著不同科目的教學活動,有的科任教師不僅僅帶一個班級。這些科任教師面對的學生多,對學生的熟悉程度低,并不能掌握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他們需要與班主任相互配合,統一教育要求,形成教育合力,增強教育的整體效應。班級是學校教育管理的基層單位,學校各項工作的具體方案和方針,都是通過班主任傳達和指導學生進行的。由此可見,班主任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其他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維護者,是社會理想和社會意識形態的宣傳者,是政治工作者。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學校領導的得力助手,是辦好學校的骨干力量,更是教學措施的主要執行者和協調者。
3.班主任是多方關系的協調員,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通訊員
班級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與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班級工作本身的社會性、整體性、復雜性,決定了班主任必須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如班級與學校行政部門之間的關系:班級與學生團體之間的關系:班級與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班級與班級之間的關系。就班級內部而言,有學生與班集體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干部之間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這些都必須由班主任加以協調和處理。班主任還是家庭與學校之間聯系的橋梁。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能協調好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做出努力。而且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總能協調好班級與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學校意志得以貫徹,保持教育目標的一致;總能協調好班級與學生團體等組織的關系,使各項組織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總能協調好班級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更融洽和諧;總能使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