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考點1.4教師成長與發展基本途徑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27
268

第四節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種:第一,通過師范教育培養新教師,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訓練;第二,通過實踐訓練提高在職教師的素質,為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提供所必需的知識和經驗。同內外研究顯示.有效地促進在職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組織新教師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是提高新手型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幫助新手型教師習得優秀教師駕馭專業知識、進行教學管理、調動學生積極性等方面表現出的教育機智和教學能力。觀摩的形式有組織化觀摩和非組織化觀摩兩種。
組織化觀摩是指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觀摩。組織化觀摩適用于剛入職的新手型教師和教學經驗欠缺的年輕教師,可以采取現場觀摩(如組織聽課)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錄像的方法。在組織教師進行觀摩之前,應制定周密的觀摩計劃,明確觀摩的內容、角度、程序,在觀摩的過程中應仔細感受、體會,詳細記錄,觀摩之后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對觀摩過程中的體會進行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組織化觀摩能使教師更清楚地理解學生的想法,使教師的課堂行為變得更自然。
非組織化觀摩,與組織化觀摩相對立,是指沒有明確目的和計劃的觀摩。它對觀摩者有較高的要求,需要觀摩者有相當完備的理論知識和洞察力,否則難以達到觀摩學習的目的。
(二)開展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也稱微型教學,是指以少數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一般將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
微格教學是對新手型教師進行技能訓練、提高新手型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由于它將新手型教師的教學過程拍攝成錄像,能夠使教師更加直接、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增強了改進教學的針對性,因而往往比正規課堂教學的經驗更有效。有研究表明,微格教學的效果在4個月后仍很明顯。
微格教學具有四個特征:(1)微型性。微格教學的課堂規模很小,一般由扮演教師的角色、扮演學生的角色、指導教師和攝影師組成,人數在5-8人之間。(2)學習性。受訓者通過聽課、溫習討論會、技能辨別學習來掌握教學技能及理論。(3)矯正性。受訓者通過自身反饋、學員評價、教師指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之后的訓練中加以克服。(4)研討性。微格訓練小組全體參與,對“教師角色”的技能及其運用進行研究、討論,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經驗交流。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考點1.4教師成長與發展基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