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4.1中外歷史上重大事件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9
681

◇2008年8月8-24日、9月9—17日,第29屆奧運會和北京殘奧會先后在北京舉行,參賽國家和地區及運動員數量均超過往屆。出席奧運會開幕式的有來自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和貴賓,達到歷史之最。東道主中國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殘奧會作出了巨大努力,實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
◇2008年11月4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貝拉克?奧巴馬在總統選舉中以較大優勢擊敗共和黨對手約翰?麥凱恩,當選美國第56屆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2009年,在亞丁灣海域的索馬里海盜活動依然猖獗。年初以來,已有近40艘船只和五百多名船員遭海盜劫持。中國海軍已先后有四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海域與多國海上力量為過往船只護航。11月6—7日,由中國、俄羅斯、印度、歐盟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多國海上力量等代表參加的亞丁灣護航國際合作協調會在北京召開,討論在亞丁灣海域實行分區護航合作、謀求護航國際合作的最佳辦法,加大打擊海盜活動力度。
◇2009年,美國東部時間2月10日11時55分,西伯利亞上空約790公里處,美國銥衛星公司的“銥33”商用通信衛星與俄羅斯已報廢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相撞。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生完整的在軌衛星相撞事件,產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引起人們對太空安全的擔憂。隨著人類開發利用太空步伐的加快,加強和完善太空管理已刻不容緩。
◇2009年6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甲型H1N1流感警戒級別從5級提升至最高級6級。9月7日,中國批簽發第一批可實施免疫接種的合格疫苗產品,成為世界首個可以應用甲流疫苗的國家。
◇2009年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來自全球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萬名各界代表與會,一百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大會領導人會議,就《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如何減排溫室氣體進行討論。經過13天艱難談判,會議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本次會議“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2010年1月1日,中國一東盟自貿區建成。這是目前全部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貿區,涵蓋19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6萬億美元、貿易額4.5萬億美元。
◇2010年4月14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下一座火山噴發,火山灰在高空向東向南飄散,在挪威、波蘭、德國、法國、比利時、英國以及俄羅斯等多國上空聚積,導致歐洲空中交通一度癱瘓,波及全球空運。
◇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租賃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水域爆炸起火并最終沉沒,導致11人死亡和大量原油外泄。事故造成400多萬桶原油流人大海,釀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巨大海嘯,共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蹤。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多個機組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
◇2011年5月1日,美軍“海豹”突擊隊員乘直升機發動越境襲擊,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使這一恐怖組織受到重創。10年前,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本?拉丹被美國認為是策劃襲擊的頭號嫌疑人。
◇2011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12月17日逝世。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4.1中外歷史上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