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說課的心理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3-17
147

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講一下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說課的心理,說課這一環節是很多考生都非常頭痛的一個環節,考生們面對主考官害怕自己不能把說課這一環節發揮好,其實考生們要想把說課這一環節發揮好,就要從心理上改變這一看法,要通過說課把自己心理的感覺和思想表達出來,如果大家對說課還是不了解的話,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說課要以認知心理活動規律為指導
說課中教師首先要充分運用并通過自己的感覺、知覺、思維和記憶等認知活動,去熟練透徹地掌握說課的內容,特別對教材內容要有清晰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并牢牢地保存在記憶中。還要把教材的教學觀點和思想感情,化為說課者自己的科學信念和思想感情,也即對教材要作到“懂”、“透”、“化”,才能通過課堂教學很好地教給學生。尤其要很好地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活動,研究如何依據學生學習心理活動的規律,去引導學生感知教材,并通過思維理解掌握教材。學生感知、理解教材的方法是什么,有何困難,如何幫助學生解疑排難等等,都應當在課堂教學前有清晰地了解和研究。從心理學的觀點看,整個教學活動也就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各種感官,去掌握所學知識的認識心理活動;而教學的效果,也是學生認知心理活動的成果。說課一刻也離不開認知心理活動規律的指導。
2.說課要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規律為內驅動力
說課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教師有滿腔熱情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才能完成。首先,要說好一節課,是認真備課刻苦鉆研的結果。要求教師必須把握大綱,熟悉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并說出教學程序設計及其理論依據。因此要求高、難度大,確是一件艱苦的事情,絕非馬虎敷衍所能完成的。再者,過去僅要求教師課堂上當好演員,而說課要求教師不僅當演員,還要當導演。正象《社會心理學》講的那樣,“一個人身兼幾個角色,各方對它提出不同期待,他感到無法滿足各方面的要求時,也會產生內心矛盾。”一開始教師怕說不好課,這種矛盾心理使部分教師認為說課是一件苦事。
針對教師這種矛盾心理,領導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說課的意義,使之明確說課的指導思想,接著開展各種形式的說課評比活動,將競爭機制引入說課,以此外部機制激發教師內驅力的積極性。不少教師因說課質量較好而受到獎勵,從而對說課活動感到興趣,這就由外部機制轉化為內部機制的驅動力,通過相互聯系的兩種機制,使廣大教師對說課的態度經歷了“服從——同化——內化”的過程,即由最初的“服從型”發展為現在的“自覺型”,由此把被動參加說課,變為自覺自愿的行動。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個人的工作與學習能否獲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人能否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這是個人動機力量的具體體現。通過說課絕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都顯著提高,使教師由此體會到艱苦勞動的愉快,感到是一種莫大的自我滿足。
說課中的苦與樂,從心理學上講,是心理學中情感和意志相互促進和集中體現的結果,它是開展說課活動強大的推動力。由此可見,心理學不僅給予說課以有力的理論指導,還為開展說課活動提供強大的心理動力。從哲學上,說課的苦與樂是辯證統一關系,說課必須下苦功,付出一份勞動,就會有一份收獲。常言說:梅花香自苦寒來,說課活動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是苦樂結合的和諧樂章。
3.說課要以需要的心理活動規律為激勵機制
需要是激發人的行動積極性的心理源泉。心理學研究表明,目前我國教師有三種需要:一是社會生活需要;二是工作、學習需要;三是生活福利需要。其中工作、學習需要是教師希望有較好的工作條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做出成績,愛到尊重,獲得榮譽,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當一名優秀教師,有進修提高機會等等。
說課恰恰能為滿足教師這種工作、學習的需要創造有利條件,能使廣大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工作、學習的需要。有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由于教態和普通話等方面的欠缺而不能開觀摩課,而說課卻為他們提供了上臺表演的機會,如果說課成功,也可使其得到同志們的尊重和上級的獎勵。這種需要的滿足,又可激勵工作、學習的積極性。說課可使一些老教師看到自己的不足,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理論,更上一層樓。說課也可為中青年教師提供表現自己才華的舞臺,滿足他們發揮自己才能的需要。說課還能適應教師的競爭心理,增加競爭意識,極大地調動廣大教師工作、學習的積極性,為提高教學質量而努力奮斗。
上面給大家講到了有關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時說課的心理,相信大家對說課也有了更新的認識,如果有誰對說課這一環節還有其它不明白的問題的話,可以直接登陸育德官網查詢.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說課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