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之備考講故事篇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2-10
597

講故事是一名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技巧,多數考生都會認為講故事比較簡單,故而在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講故事常常成為考生更盼望抽選到的題目。但是,正因為故事的表現形式難度不高,通常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在考試中就只能取得泛泛的成績。那么,如何才能在講故事中取得好的成績呢?針對這育德園師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以上內容,以便考生備戰面試考試。
一、要強調的是,在教資考試的時候抽到講故事的題目時,不是簡單的將故事講述出來即可,而是要把它當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并試講。為了充分的利用備考的20分鐘時間。在抽到題目的第一時間,就要立刻對故事進行大概的瀏覽。 故事主要因素:角色、地點、時間、事件(起因、經過、結果)。所以第一遍瀏覽。要先將故事的主要角色進行一個區分記憶故事《小紅帽》中,小紅帽、獵人、小白兔、外婆就是正面角色,大灰狼是反面角色。然后再就要關注他們在什么時間、地點、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最后結果怎樣,該步驟可以用筆將角色和主要情節進行勾畫幫助記憶。 二、在講述故事的時候,一定要用心、動情。此時此刻你不僅僅是一名教師,更像是一個表演者,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表情、聲音、情緒、動作將故事表演出來。達到使考官投入、引起共鳴的效果。 例如:在講到故事《烏鴉與狐貍》,角色較少、情節單一,這時候考生的感染力如何就顯得尤為重要。烏鴉,建議著重從表情上進行加工,因為它前半部分始終沒有臺詞,并且是叼著肉在樹上休息的。這時候就需要考生用豐富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出烏鴉的內心獨白。其次是狐貍,一心要算計烏鴉的肉,一個奸詐、狡猾、諂媚的形象,可以用聲音(略尖細、多轉調)、表情(骨碌碌轉的眼珠、狡黠的眼神)和動作(踱步作思考狀、雙手握拳做諂媚狀)加以加工,豐富整個故事。 三、不能僅僅講述故事,可以以多種形式豐富試講。 比如,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可以出示圖片進行形象的表現,在教師講述完以后,可以請幼兒復述,也可以通過提問請幼兒回憶故事內容,第三,可以師幼共同對故事進行續編、仿編、創編、表演、配圖、游戲等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豐富試講,突出主題。
最后,來說一說在備考的20分鐘應該如何科學的分配。首先用1分鐘的時間瀏覽題目要求和故事大意,其次,教案要保證在8分鐘之內寫完,簡案即可,再用3分鐘的時間制作教具,即故事的配圖,剩余的時間要給自己預先試講,以避免試講時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希望以上建議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也祝愿廣大考生能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的考試。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之備考講故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