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面試之故事專項備課技巧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12-15
372

教師資格面試環節中,每位考生將有20分鐘的備課時間,而很多考生在進入面試環節的時候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20分鐘的備課時間,怎么能夠寫完一篇教案呢?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20分鐘的備課時間識記上考驗的就是考生們的“臺下”功夫。只有平時多積累,熟悉活動設計的流程,對于每一種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提問、如何演示等了熟于心,才能夠產生條件反射,快速備課。那么我們以看到一個故事的情況來設想一下我們如何快速備課。
在考試中,考生可能會抽取到一篇故事,由此來展開一個活動的“試講”。那么在我們看到這篇故事的當下,我們首先應該把故事快速地完整閱讀一遍,明確故事的主旨大意,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制定活動的目標。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故事內容主要講述了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怎么樣的,都遇到了誰,最后發現小蝌蚪的媽媽原來是青蛙,那么活動認知目標就可以陳述為“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而能力目標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班幼兒的能力來進行制定,可以從幼兒如何“說”的角度上思考,例如“看圖復述···”“續編結局···”或者“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等等。情感目標則相對簡單,可以是感受故事當中的情感,如“感受媽媽們的熱情和關懷”,也可以是感受故事活動的快樂。
其次考生需要明確這個活動設計的流程應該是怎樣的。這其實也并不難,只要想想我們自己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是怎樣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它可以是“激發幼兒想聽故事的興趣——完整感知故事內容——逐步理解故事內容——遷移仿編——表演或游戲”等環節。其中需要展開思考的部分,或者說需要我們多下功夫的地方就在于:1.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導入。2.思考需要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設計什么樣的提問能夠層層遞進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3.這個故事是適合幼兒仿編、創編還是續編?是否適合進行表演,如何表演?
最后一步是思考活動延伸。活動延伸可以是延伸到戶外、活動區或者是家庭中。例如到活動區中把故事中的某個“主角”畫下來,或者是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等等。
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要求的是考生的一定要“心中有數”,否則當我們看到一個故事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那么快速備課只能是空談。所以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多積累,掌握導入的方法,掌握提問的技巧,掌握各種活動的設計流程,然后多加練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幼兒教師資格面試之故事專項備課指導,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面試之故事專項備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