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1.4:幼兒身體發育與動作發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746

5.生長發育是有個體差異的
盡管每一個兒童在發育過程中,都存在上述的發育規律,但由于遺傳和環境的不同,每個人在發
育的過程中或發育結束時,都存在著胖瘦、高矮、智愚、強弱等方面的差異;沒有兩個人的發育是完全一樣的。
(二)幼兒身體發育的特點
嬰幼兒身體發育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1.身長中心點隨著年齡的增長下移
嬰幼兒身長的增長主要是下肢長骨的增長。剛出生時,嬰兒的身體比例不協調。下肢很短,小兒身長的中點位于臍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下肢增長的速度加快,身長的中點逐漸下移,l歲時身長中點移至臍;6歲時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長的中點近于恥骨聯合的上緣。兩上肢左右平伸時兩中指間的距離叫指距,主要代表兩上肢長骨的增長。出生的指距約48厘米。上肢長骨增長的情形與身長相似.在一生中指距總比身長略短。
2.體圍發育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體圍是指繞身體某個部位周圍線的長度。通常由頭圍、胸圍、腰圍、臀圍等指標組成。但對嬰幼兒的體圍測量一般只測量其頭圍、胸圍、腰圍等。嬰幼兒身體發育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頭部最先發育,然后是軀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個月時的胎兒頭長相當于身長的l/2,嬰兒初生時頭長約為身長的l/4.而到成人時僅頭長為身長的1/8,這說明頭的發育最早。頭腦是人整個身體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整個身體的生長發育。嬰幼兒手的發育較早,在其會走路以前幾乎已經掌握了手的各種功能。如在嬰兒剛剛學會爬的時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時腿部還不會與手的力量相互協調。嬰兒下肢的發育較晚,主要是在會直立行走后,才開始逐漸發育的。嬰幼兒四肢的發育。無論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順序進行的。
3.嬰幼兒各器官系統的發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別。
嬰幼兒各器官系統的發育呈現不平衡的特點。其神經系統最先發育成熟:而生殖系統到兒童期末才加快發育。當其生殖系統發育成熟也就是性成熟的時候,就會讓人感覺到孩子一下子長大并進入青春期了。兒童肌肉的發育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在五六歲以后,一個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發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嬰兒出生后的幾個月內,心臟大小基本維持原狀;2~3歲時,它的重量迅速增加到初生時的3倍,以后生長速度減慢,到青春期又激增到出生時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