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5-09
1172

有人說幼兒教師資格證很容易通過,裸考也正常過,教師資格證真的很容易通過嗎?想必不是這樣的吧,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把心儀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而幼兒教師資格證相比來說,可能會更難,一起來學習下幼兒教師資格證的知識點吧。
1、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可以歸納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
(一)客觀因素
1.生物因素。(l)遺傳素質。遺傳對兒童心理發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質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奠定兒童心理發展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水平及階段。(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也稱生理發展是指身體生長發育的程度或水平。
2.社會因素。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主要分家庭、幼兒園與社會三個方面。(1)家庭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2)幼兒園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起主導作用。(3)社會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
(二)主觀因素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不僅有外部的客觀因素,而且有主觀的因素。所謂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觀因素,是指兒童心理內部的因素。
2、學前兒童心理研究的理論流派
(1)精神分析學說。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根據不同階段兒童的集中活動能力,把心理和行為發展劃分為由低到高的五個漸次階段,分別是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兩性期宏鵬。(l)口腔期(出生~1歲)。引導嬰兒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適當滿足,將來可能形成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后抽煙的習慣。(2)肛門期(1~3歲)。學步幼兒和學齡前幼兒從憋住大小便然后排泄的舉動中獲得快感,上廁所成為父母訓練幼兒的主要內容之一。(3)性器期(3~6歲)。自我沖突轉移至性器官時,幼兒會發現性刺激的快感。弗洛伊德認為3歲后的所謂“性生活”主要是指兒童依戀異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結,即男孩產生戀母情結,女孩產生戀父情結。(4)潛伏期(6~11歲)。性本能消失,超我進一步發展,兒童從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性伙伴那里獲得了新的社會價值觀念。(5)兩性期(12歲以后)。潛伏期的性沖動再度出現,如果前面的階段發展得順利的話,那么就會順利過渡到結婚、性生活與生育后代的階段。
(2)行為主義學說。
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強調模仿,也就是觀察學習。在他看來,兒童總是“睜大眼睛和撐起耳朵”觀察和模仿周圍人們的那些有意的和無意的反應,其觀察、模仿帶有選擇性。通過對他人行為及其強化行為結果的觀察,兒童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現存的反應特點得到矯正。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受到表揚或懲罰,會使兒童也受到相應的強化。如看到他的一個同伴推倒了另一個同伴,并獲得了想要的玩具,該兒童可能在以后嘗試使用這個方法,這就是替代強化;除了觀察學習過程中的替代強化外,個體還存在自我強化宏鵬。當自身的行為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時,兒童就會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來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反應,所以完成拼圖游戲的幼兒會為自己拍手叫好。兒童通過對他人自我表揚和自我批評的觀察,以及對自己行為價值的評價,逐漸發展出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的能力和個性使自己能夠獲得成功的一種信念。
(3)認知發展學說。
瑞士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畢生研究兒童認知的發展,創立了著名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一發生認識論。皮亞杰按照認知結構的特征把整個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依次出現的階段。每一個階段形成與前一階段不同的認知能力,標志著兒童獲得了適應環境的新方式。(1)感知運動階段(0一2歲),感覺和動作的分化;獲得“客體永久性”的概念。(2)前運算階段(2—7歲),①泛靈論②不可逆性和不守恒性。③自我中心主義。(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①思維的具體性。這是指這一階段兒童思考問題離不開具體事物和經驗。②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4)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本階段兒童的思維是以命題的形式進行的,能推論兩個或者多個命題間的邏輯關系,能夠運用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僅具備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維,而且具備了補償性的可逆思維宏鵬,其思維發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4)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埃里克森按照兒童人格發展逐漸形成的過程,將兒童人格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該階段發展的任務是培養信任感。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該階段發展的任務是自主性。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該階段發展的任務是培養主動性。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該階段發展的任務是培養勤奮感。
其他還有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對絕望感(成年晚期)。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你逢考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