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第二節:學前幼兒認知發展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9-27
577

?感覺:人腦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整體的額反映
一、感知覺是人生最早出現的認識過程,是其他認識過程的基礎
二、感知覺的嬰兒認識世界和自己的額基本手段
三、感知覺在幼兒的認識活動中仍占主導地位
?一.感知覺的發展
?(一)感覺的發展
?1.視覺的發展
?(1)視覺集中
?新生兒視覺調節機能較差,視覺的焦點還不能隨意地隨物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幼兒視覺集中的時間和距離都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1)新生兒的理想的視距:20.3厘米,數秒
(2)三個月:4—7米處;7-10分鐘
(3)6個月:注視飛鳥、飛機等。
?(2)視敏度的發展
?視敏度是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
?新生兒的視敏度只有正常人的1/10,1歲時與成人相當接近,7歲左右是幼兒視敏度發展最快的時期。
?(3)顏色視覺的發展
?顏色視覺是指區別顏色細微差異的能力,也稱辨色力。
?出生不久就能辨別彩色和非彩色,兒童對彩色有“視覺偏好”
?幼兒掌握顏色有一定的順序,發現幼兒掌握顏色的順序為黃-紅-綠-藍-紫-橙。
?2. 聽覺的發展:聲音的差別
? 個體對聲音的高低、強弱、品質等特性的感覺。
(1)6月胎齡的胎兒就開始有了聽覺。
(2)出生第一天的兒童已經有了聽覺反應,不僅能聽見聲音,還能區分聲音的高低、強弱、品質和持續時間
?3.嗅覺發展:母乳辨別
?4.味覺發展:甜味、酸味、苦味
?5.膚覺的發展:觸覺、溫度覺和痛覺
兒童出生時就有觸覺反應,天生的無條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說是觸覺的表現。
新生兒觸覺最敏感的部位嘴唇、手腳掌、前額和眼臉。
(二)知覺的發展
?(1)形狀知覺
?配對——指認——命名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梯形、菱形、平行四邊形。
?(2)方位知覺
?個體對物體在空間中所處的方向和位置的知覺.
?上下、前后、左右
?從以自身為中心過渡到以其他客體為中心
?(3)深度知覺
?對立體物體或兩個物體前后相對距離的知覺。
?吉布森和沃克設計了“視崖”實驗。
吉布森的視覺懸崖實驗
(三)幼兒感知覺發展規律在教育中的應用
?現場討論:教育活動中如何體現兒童感知覺發展的規律?
( )是認識活動的開端.
A.感知覺 B.注意 C.思維 D.想象
?現場討論:教育活動中如何體現兒童感知覺發展的( )是認識活動的開端.
A.感知覺 B.注意 C.思維 D.想象
? 注意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認知過程的一部分。
?(一)學前幼兒的無意注意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無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有密切關系的刺激物,逐漸成為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
(二)學前幼兒的有意注意
?小班幼兒的有意注意需要在成人的幫助下,主動調節自己的注意。
?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進一步發展。注意對象的范圍擴大,能夠同時注意幾種對象,在適當條件下,注意集中的時間能達十分鐘左右。
?大班幼兒可以在游戲任務中學會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干擾而完成某一角色,能夠遵守游戲規則,觀察事物的細節。
補充:注意的品質
?注意的廣度:在同一時間內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一目十行)
?注意的穩定性:對選擇的對象注意能穩定地保持多長時間的特性。(專心致志)
?注意的分配:在同時進行兩種或幾種活動時,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或活動上(一心二用)
?注意的轉移:根據任務的要求,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收放自如)
(三)幼兒注意發展規律的應用
?現場討論:請提出促進幼兒注意力發展的建議
練習題
?1.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5-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 )。
A.5分鐘 B.10分鐘 C.15分鐘 D.7分鐘
?2.兒童一進商場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兒童在這一刻出現的心理現象是(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維
?3. 注意力在同一活動范圍內所維持的時間長短是( ).
A、注意的穩定性 B、注意的選擇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廣度
移動端訪問: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第二節:學前幼兒認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