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必備知識點: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7-13
525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1.具體表現
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順序,既不能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就好像個體運動的發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軀體中心向外圍、從粗大動作向精細動作發展。
2.教育啟示
在對兒童進行教育時,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陵節而施",否則就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損害學生的身體和心理。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1.具體表現
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強調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任務和特點,前后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地更替的。
2.教育啟示
教育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特點以及不同的任務,采取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不能搞"一刀切"、"一鍋煮",還要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過渡。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1.具體表現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發展的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平衡的。例如,新生兒(出生第一年)與青春期是兒童身高發展的兩個高速發展期。另一方面是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的發展速度不平衡。例如,十幾歲的孩子就其身體發育來看,已經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卻要比成人低得多。
2.教育啟示
個體發展的不平衡性告訴我們,人有其發展的關鍵期和最佳期。只有抓住每一個發展階段的關鍵期,才能促進這個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這個方面沒有在應該發展的時期得到進步,那么在之后的生命中很難再得到發展,例如狼孩便是錯過其語言形成的關鍵期。
(四)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1.具體表現
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發展進行補償。如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彌補。
其次,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我們經常發現殘疾人身體上出現了問題,但是他們用自身的強大意志促使了自己的前進,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
2.教育啟示
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五)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1.具體表現
個別差異性,包括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它不僅是自然性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2.教育啟示
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你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必備知識點: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