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弗洛伊德的性欲階段理論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6-20
753

有人說幼兒教師資格證很容易通過,裸考也正常過,教師資格證真的很容易通過嗎?想必不是這樣的吧,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把心儀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而幼兒教師資格證相比來說,可能會更難,一起來學習下幼兒教師資格證的知識點吧。
弗洛伊德的性欲階段理論。
弗洛伊德強調嬰兒和兒奎早期的生活經驗與性的關系,強調其對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認為它是構成個體人格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展一般經過五個階段:
(1)口唇期(出生-1.5歲左右),嬰兒本我從吃奶和吮吸等口腔刺激獲得滿足和快樂;
(2)肛門期(1.5-3歲左右),幼兒通過大小便排泄獲得滿足,得到快感;
(3)性器期(3-6歲左右),兒童進入生殖器期,喜歡撫弄自己的性器官而獲得快樂和滿足
(4)潛伏期(從7歲左右到肯春期前),兒亙性與攻擊的沖動開始進人潛伏期,對性不感興趣,也不再通過軀體部位而獲得快感;
(5)生殖期(從青春期到整個成年期),由于性器官的成熟,個體由兒童進入青春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在心理上逐漸有了與性別相關的職業計劃、婚姻理想等。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危機理論。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發展劃分為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具體的發任務和存在的心理社會危機,并分析了這一危機解決成功和解決失敗分別帶來的影響,給出了引導每階段走出危機、成功發展的方法。具體如下:
(1)信任對懷疑(0-1.5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信任感;
(2)自主對羞怯(1.5-3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性;
(3)主動感對內疚感(3-6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性;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
(6)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18-30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充沛感,避免停滯感;
(7)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30-60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充沛感,避免停滯感;
(8)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感(成年晚期60歲以后),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絕望與沮喪。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弗洛伊德的性欲階段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