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職業道德規范考點歸納:教師職業道德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330

第二章 教師職業行為
考點歸納
1.熟悉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熟悉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
2.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活動中運用行為規范恰當地處理與幼兒、幼兒家長、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3.在保教活動中,依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重點提示
一、幼兒教師的角色
1.幼兒教師是教育者
(1)幼兒教師是物質環境的提供者和組織者;
(2)幼兒教師是細心的觀察者和記錄員;
(3)幼兒教師是幼兒的榜樣和示范者;
(4)幼兒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指導者;
(5)幼兒教師是問題的設計者和探索者;
(6)幼兒教師是教室文化和課堂氣氛的營造者;
(7)幼兒教師是公共關系的調節人。
2.幼兒教師是幼兒游戲的伙伴
3.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第二任母親
4.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知心朋友
5.幼兒教師是研究者和理論的建構者
二、幼兒教師勞動的特點
1.艱巨性
2.細致性
3.自主性
4.創造性
5.示范性
6.感染性
7.整體性
三、師幼關系
1.幼兒與教師的相互關系
(1)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 從社會大范圍來看,幼兒和教師都是社會的基本成員,其相互關系是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這種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是幼兒園所有人際關系中首要而基本的關系,是幼兒和教師相互關系的基礎。
(2)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成熟的社會成員,是代表國家意志的教育者,維護幼兒生存、發展、學習等權利;幼兒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是受教育者。
2.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伙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受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并掌握相應的策略,具體如下:
(1)幫助幼兒適應環境的變化,消除分離焦慮;
(2)積極主動與幼兒交往;
(3)對幼兒和幼兒的活動真正關注并感興趣;
(4)理解與寬容地對待幼兒的錯誤;
(5)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
(6)幫助幼兒擺脫不良行為習慣;
四、家長工作的原則
1.經常性原則
2.全面性原則
3.差異性原則
4.預見性原則
5.互尊互利原則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職業道德規范考點歸納:教師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