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zhì)文化素養(yǎng)考點歸納三:文學常識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353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閣序》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
楊炯初唐四杰之一,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長安古意》等。駱賓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在獄詠蟬》等。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有《回鄉(xiāng)偶書》等。
王之渙字季凌,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雀樓》是唐代絕句珍品。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代表作有《過故人莊》《春曉》等。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出塞》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送元二使安西》《觀獵》。“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作品有《靜夜思》《秋浦歌》《望天門山》《送友人》《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等。
崔顥唐代詩人。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安史之亂中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組詩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還有寫身世之慨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等。
韓愈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又稱韓文公。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文有《陋室銘》,其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旬“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膾炙人口。
自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是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喻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并序),還有《賣炭翁》《錢塘湖春行》等。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灑)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qū)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他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名文《岳陽樓記》千古流傳。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祐集》.《六國論》入選中學教材。唐宋八大家之一。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沈括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其作《夢溪筆談》是用筆記文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shù)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自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民族英雄、軍事家、詞人。其代表作《滿江紅》傳唱千古。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近萬首,內(nèi)容豐富,主要表現(xiàn)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guān)山月》《書憤》《農(nóng)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后世傳誦,詞作《訴衷情》《釵頭鳳》也很有藝術(shù)特色。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ta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同為宋詞作家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后序》皆為后世傳誦。
關(guān)漢卿號己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l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guān)漢卿
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的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nóng)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chuàng)作。代表作《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l20回。于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lǐng)。著名篇目有《石灰吟》。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一生貧寒,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著名神話長篇小說《西游記》,既寄托了他濟世匡時的愿望,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其藝術(shù)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昆山(江蘇)人,明末散文家。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有《震川l先生集》。代表作有《項脊軒志》。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今江蘇省)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其作《灌園叟晚逢仙女》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zhì)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作者在書中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為“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其戲曲理論保存在《閑情偶記》中,《芙蕖》節(jié)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shù)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