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十五兒童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30
362

兒童觀
考點歸納
1.理解"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2.理解"育人為本"的含義,愛幼兒,尊重幼兒,相信每一個幼兒都具有發展的潛力,維護每一個幼兒的人格與權利。
3.運用"育人為本"的幼兒觀,在保教實踐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幼兒。
4.設計或選擇豐富多樣、適當的保教活動方式,因材施教,以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
重點提示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1.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它是指人的自我意志獲得自由體現,人的各種需要、潛能素質、個性獲得最充分的發展,人的社會關系獲得高度豐富等。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范疇。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馬克思、恩格斯針對資本主義生產對人的異化從而造成人的畸形發展而提出了人的發展的理想狀態和終極目標,并把它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同時,他們也強調人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是一個不斷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實踐過程。
2.幼兒全面發展教育
(1)幼兒全面發展的含義
幼兒全面發展教育是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
全面發展并不意味著個體在體、智、德、美諸方面齊頭并進地、平均地發展,也不意味著個體的各個發展側面可以各自孤立地發展。因此,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教育在保證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可以允許幼兒個體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時,應注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和諧與協調。
(2)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的意義
①體、智、德、美四育的意義
A.體育
在幼兒個體發展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幼兒一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幼兒的健康水平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健康水平。重視幼兒體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
B.智育
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智力的早期開發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智育在開發幼兒智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智力品質,激發幼兒對知識探索的興趣與欲望,啟迪幼兒的智慧,幫助幼兒逐步學會學習、學會認知,為其今后不斷地、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創造新知識打好基礎。開發智力也是適應社會發展對個體要求的需要。
C.德育
幼兒期是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對幼兒實施德育是幼兒個性發展的需要。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幼兒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代表著未來社會的文明程度,對我國未來的社會風貌、民族精神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D.美育
美育通過藝術形象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兒的心靈,使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發展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并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緒體驗。
②體、智、德、美四育的關系
在幼兒的發展中,體、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獨特的作用和價值,不能相互取代。幾個方面統一于幼兒個體的身心結構之中,體、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來說,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否則將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
二、育人為本
1.育人為本的內涵
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僅要關注人的當前發展,還要關注人的長遠發展,更要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不僅要關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還要關注所服務之對象~一~國家和人民,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不斷滿足國家和人民群眾的需要。
2.育人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目標
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育與人的幸福、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終身發展有機聯系起來,以現代人的精神塑造人、以全面發展的廣闊視野培養人。
第一,堅持德育為先。
第二,堅持教育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本。
第三,堅持學校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第四,堅持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導。
第五,堅持尊重個性和承認差別。
第六,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七,堅持以終身學習理念引領學校教育改革。
三、因材施教
1.因材施教的含義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又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因材施教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基本要求。
2.因材施教的原則
(1)教師要留意觀察分析學生學習的特點;
(2)對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作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3)教師要根據對學生學習風格的了解。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提供風格相配的教學方式;
(4)教師不僅自己要分析把握學生的學習風格,而且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特點,促使學生把學習風格轉化為學習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也不可能)減少學生的差異。實際上,在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影響下,學生學習水平的發展差異可能會更大,因為能否更充分地得益于受教育條件,這本身就是潛能高低的一個表現。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十五兒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