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十三教育的法律法規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23
        370

        教育的法律法規

          考點歸納

          1.了解國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工作規程》等。

          2.了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關內容;了解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相關內容。

          重點提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5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5號公布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教育,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

          第四條 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全社會應當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第五條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六條 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第七條 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

          第八條 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第十條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

          國家扶持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

          國家扶持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

          第十一條 國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推進教育改革,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

          國家支持、鼓勵和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推廣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教育質量提高。

          第十二條 漢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字。

          第十三條 國家對發展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領導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高等教育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

          第十五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育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管理全國的教育事業。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教育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教育工作。

          第十六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經費預算、決算情況,接受監督。

          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

          國家建立科學的學制系統。學制系統內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教育形式、修業年限、招生對象、培養目標等,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八條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十九條 國家實行職業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以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職業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教育和終身教育。

          第二十條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

          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并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學業證書制度。

          經國家批準設立或者認可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

          第二十二條 國家實行學位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依法對達到一定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授予相應的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企業事業組織應當采取各種措施,開展掃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國家規定具有接受掃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應當接受掃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四條 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

          第三章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第二十五條 國家制定教育發展規劃,并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第二十六條 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師;

          (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

          (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第二十七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核、批準、注冊或者備案手續。

          第二十八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行使下列權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三)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五)對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

          (六)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七)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

          (八)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國家保護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二十九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四)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五)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并公開收費項目;

          (六)依法接受監督。

          第三十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舉辦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其所舉辦的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體制。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必須由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在中國境內定居、并具備國家規定任職條件的公民擔任,其任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學校的教學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長負責。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

          第三十一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Et起取得法人資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興辦的校辦產業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章 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三十二條 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第三十三條 國家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教師的工資報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四條 國家實行教師資格、職務、聘任制度,通過考核、獎勵、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管理人員,實行教育職員制度。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第五章 受教育者

          第三十六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第三十七條 國家、社會對符合入學條件、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

          第三十八條 國家、社會、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根據殘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實施教育,并為其提供幫助和便利。

          第三十九條 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第四十條 從業人員有依法接受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為本單位職工的學習和培訓提供條件和便利。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采取措施,為公民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

          第四十二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四十三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

          第四十四條 教育、體育、衛生行政部門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完善體育、衛生保健設施,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第六章 教育與社會

          第四十五條 國家機關、軍隊、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為兒童、少年、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四十六條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同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推廣等方面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

          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可以通過適當形式,支持學校的建設,參與學校管理。

          第四十七條 國家機關、軍隊、企業事業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為學校組織的學生實習、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幫助和便利。

          第四十八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下,應當積極參加當地的社會公益活動。

          第四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條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

          學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第五十條 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場)等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歷史文化古跡和革命紀念館(地),應當對教師、學生實行優待,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

          廣播、電視臺(站)應當開設教育節目,促進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學技術素質的提高。

          第五十一條 國家、社會建立和發展對未成年人進行校外教育的設施。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相互配合,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

          第五十二條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社會文化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會文化教育活動。

          第七章 教育投入與條件保障

          第五十三條 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

          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舉辦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辦學經費由舉辦者負責籌措,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支持。

          第五十四條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具體比例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全國各級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占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

          第五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經費支出,按照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并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教育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五十七條 稅務機關依法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主要用于實施義務教育。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可以決定開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費,專款專用。

          農村鄉統籌中的教育費附加,由鄉人民政府組織收取,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代為管理或者由鄉人民政府管理,用于本鄉范圍內鄉、村兩級教育事業。農村教育費附加在鄉統籌中所占具體比例和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本款已刪去)

          第五十八條 國家采取優惠措施,鼓勵和扶持學校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前提下開展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興辦校辦產業。

          第五十九條 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根據自愿、量力的原則,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集資辦學,用于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繕、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本條已刪去)

          第六十條 國家鼓勵境內、境外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資助學。

          第六十一條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教育的捐贈,必須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

          第六十二條 國家鼓勵運用金融、信貸手段,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六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經費的監督管理,提高教育投資效益。

          第六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必須把學校的基本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學校的基本建設用地及所需物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優先、優惠政策。

          第六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教科書及教學用圖書資料的出版發行,對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和供應,對用于學校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圖書資料、教學儀器、設備的進口,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優先、優惠政策。

          第六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發展衛星電視教育和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優先安排,給予扶持。

          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推廣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第八章 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六十七條 國家鼓勵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

          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則,不得違反中國法律,不得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六十八條 中國境內公民出國留學、研究、進行學術交流或者任教,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九條 中國境外個人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并辦理有關手續后,可以進入中國境內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研究、進行學術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權益受國家保護。

          第七十條 中國對境外教育機構頒發的學位證書、學歷證書及其他學業證書的承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加入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按照預算核撥教育經費的,由同級人民政府限期核撥;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經費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克扣的經費,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 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學?;蛘咂渌逃龣C構收取費用的,由政府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五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舉辦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撤銷;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六條 違反同家有關規定招收學員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回招收的學員,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七條 在招收學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回招收的人員;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八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九條 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非法舉辦國家教育考試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頒發學位證書、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責令收回或者予以沒收;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頒發證書的資格。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章 附則

          第八十二條 軍事學校教育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法的原則規定。

          宗教學校教育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八十三條 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中國境內辦學和合作辦學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八十四條 本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精選)

          (1993年10月31曰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第三條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全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

          第五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教師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教師工作。

          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根據國家規定,自主進行教師管理工作。

          第六條 每年九月十日為教師節。

          第二章 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四)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第八條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第九條 為保障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提供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教育教學設施和設備;

          (二)提供必需的圖書、資料及其他教育教學用品;

          (三)對教師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四)支持教師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三章 資格和任用

          第十條 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第十一條 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是: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茖W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不具備本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取教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四條 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

          第十五條 各級師范學校畢業生,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國家鼓勵非師范高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或者職業學校任教。

          第十七條 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逐步實行教師聘任制。教師的聘任應當遵循雙方地位平等的原則,由學校和教師簽訂聘任合同,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實施教師聘任制的步驟、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四章 培養和培訓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辦好師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勵優秀青年進入各級師范學校學習。各級教師進修學校承擔培訓中小學教師的任務。

          非師范學校應當承擔培養和培訓中小學教師的任務。

          各級師范學校學生享受專業獎學金。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制定教師培訓規劃,對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業務培訓。

          第五章 考核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考核工作進行指導、監督。

          第二十三條 考核應當客觀、公正、準確,充分聽取教師本人、其他教師以及學生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 教師考核結果是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的依據。

          第六章 待遇

          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九條 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醫療機構應當對當地教師的醫療提供方針。

          第七章 獎勵

          第三十三條 教師在教育教學、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教學改革、學校建設、社會服務、勤工儉學等方面成績優異的,由所在學校予以表彰、獎勵。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對有重大貢獻的教師,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授予榮譽稱號。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對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教師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行政處分。

          國家工作人員對教師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本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

          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國家財政用于教育的經費,嚴重妨礙教育教學工作,拖欠教師工資,損害教師合法權益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的經費,并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教師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

          教師認為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侵犯其根據本法規定享有的權利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作出處理。

          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各級各類學校,是指實施學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學校。

          (二)其他教育機構,是指少年宮以及地方教研室、電化教育機構等。

          (三)中小學教師,是指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普通中小學、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機構、職業中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

          第四十三條 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務教育法(精選)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三條 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準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七條 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第二章 學 生

          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采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第十四條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批準招收適齡兒童、少年進行文藝、體育等專業訓練的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所招收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第三章 學校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講行。

          第十六條 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第十七條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八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第二十五條 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

          第二十六條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第四章 教師

          第二十八條 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當為人師表,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第二十九條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教師應當取得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

          國家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特殊教育教師享有特殊崗位補助津貼。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教師享有艱苦貧困地區補助津貼。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采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第三十三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城市學校教師和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從事義務教育工作。

          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h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認定其教師資格,其任教時間計入工齡。

          第五章 教育教學

          第三十四條 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適齡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的狀況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制度、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改革考試制度,并改進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辦法,推進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和教師按照確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保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

          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采用啟發式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十六條 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第三十七條學校應當保證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文化娛樂等課外活動。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應當為學校開展課外活動提供便利。

          第三十九條 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未經審定的教科書,不得出版、選用。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教科書循環使用。

          第六章 經費保障

          第四十四條 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

          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 學校或者教師在義務教育工作中違反教育法、教師法規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五十六條 學校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學校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編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職責權限責令限期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五十七條 學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

          (二)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

          (三)違反本法規定開除學生的;

          (四)選用未經審定的教科書的。

          第五十八條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第五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一)脅迫或者誘騙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的;

          (二)非法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的;

          (三)出版未經依法審定的教科書的。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義務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優質資源分布不均衡,擇校問題嚴重。

          2.中小學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3.農村學?;A薄弱,一些地方輟學問題突出。

          4.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保障機制不健全,對留守兒童關愛不夠。

          義務教育的改革創新:

          1.提出義務教育理念和目標。

          2.適應城鄉發展需要,合理規劃學校布局。

          3.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升學考試辦法。

          4.努力消除輟學現象。

          5.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

          6.改善學生營養狀況。

          7.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

          8.提出解決擇校問題若干措施。

          9.發展民辦教育,提供義務教育選擇機會。

          10.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

          11.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

          12.明確減負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13.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

          14.提出政府和學校應采取的減負舉措,包括監測和公告制度等。

          15.提出家庭與學校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第1页|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丝瓜app免费下载网址进入ios|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小视频| 91天堂国产在线在线播放| 性xxxxhd高清|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欧美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app|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欧美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v日本 |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x8x8在线观看| 新梅金瓶1之爱奴1免费观|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a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