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八文化常識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02
        275

        第一章 文化常識

          考點歸納

          1.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識。

          2.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見的幼兒科普讀物。

          3.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見的兒童文學作品。

          重點提示

          1.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2.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3.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二至三歲的兒童

          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束發:指男子十五歲加冠:又稱"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而立:指男子三十歲不惑:指男子四十歲知命:又稱"知天命"、"半百",指男子五十歲

          花甲:指六十歲古?。褐钙呤畾q耄耋:指八九十歲期頤:一百歲

          4.傳統節日:

          春節:正月初一,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現今稱春節。放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人曰:正月初七,主小孩。

          元宵節:正月十五,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節習俗有賞花燈、吃元宵、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亦稱"禁煙節""冷節",清明前一、二日,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清明: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端午: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賽龍舟等。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女子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 中元:農歷七月十五,又叫"鬼節",祭祀鬼神。

          中秋:農歷八月十五,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后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全家團聚吃"年飯"、"守歲"、"庭燎"、放鞭炮等。

          5.喜事簡稱:花燭之喜(結婚)、于歸之喜(出嫁)、喬遷之喜(遷居或升官)、弄璋之喜(生男孩)、弄瓦之喜(生女孩)、彌月之喜(孩子滿月)

          6.古代婚嫁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7.三公:周立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西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9.科舉考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其等級為:

          院試:又稱"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試:又稱"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又稱"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連中三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

          10.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11.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2.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13.《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14.四庫全書: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

          15.四大名著: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游記》、曹雪芹《紅樓夢》

          16.四大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17.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18.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秦穆公、宋襄公

          19.戰國七雄:趙、魏、韓、齊、秦、楚、燕

          20.漢字四聲:平、上、去、入;現代則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21.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22.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折、鉤、提

          23.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24.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2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26.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27.國畫分類:人物、山水、花鳥

          28.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29.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30.歲寒三友:松、竹、梅

          31.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2.五金:金、銀、銅、鐵、錫

          33.七政(七緯):日、月、金、木、水、火、土

          34.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沼

          35.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36.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37.佛教三藏:經(總說根本教義)、律(述說戒律)、論(闡發教義),通曉三藏的稱三藏法師

          38.佛教三寶: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9.佛語五葷:大蒜、韭菜、薤、蔥、興渠

          40.佛語六塵:聲、色、香、味、觸、法

          41.佛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42.六合:天、地、東、西、南、北

          43.四大金剛:在佛教中,是指潑法金剛、勝至金剛、大力金剛、永住金剛;民間神像的"四大金剛"則指東方持國天、南方增長天、西方廣目天、北方多聞天

          44.八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45.八仙:鐵拐李、鐘漢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46.二十八星宿:

          東官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官玄武:斗水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狳

          西官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昂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官朱雀:井水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47.七曜:日(太陽)、月(太陰)、金星(太白)、木星(歲星)、水星(辰星)、火星(熒惑)、土星(填星、鎮星)

          48.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49.十二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脯時、日入、黃昏、人定

          50.五更:一更(19-21時)、二更(21-23時)、三更(23-1時)、四更(1-3時)、五更(3-5時)

          5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5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53.四時八節:

          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53.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寒露、秋分、白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4.三伏:初伏、中伏、末伏

          55.五官:耳、目、口、鼻、身

          56.五臟:心、肝、脾、肺、腎

          57.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58.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59.六甲: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60.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61.五常:仁、義、禮、智、信

          62.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63.九族:泛指親戚。一般有兩種解釋,一說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64.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65.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66.三從四德: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67.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68.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69.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70.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71.五花:金菊花(賣花女)、木棉花(街上郎中)、水仙花(酒樓歌女)、火辣花(雜耍藝人)、土中花(挑夫)

          72.八門:巾(算命占卦的)、皮(賣草藥的)、彩(變戲法的)、掛(江湖賣藝的)、平(說書評彈)、團(街頭賣唱的)、洞(搭篷扎紙的)、聊(高臺唱戲的)

          73.五谷:最主要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74.六畜:馬、牛、羊、狗、豬、雞

          75.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湘菜、閩菜、徽菜

          76.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77.茶葉四個類別: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

          78.五味:酸、甜、苦、辣、咸

          7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80.三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

          81.五音:宮、商、角、徵、羽

          82.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83.十二律:黃鐘、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84.中醫四診:望、聞、問、切

          85.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86.京劇四行當:生、旦、凈、丑

          87.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88.百戲之祖:昆曲

          89.五彩:青、黃、紅、白、黑

          90.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91.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92.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93.五岳: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94.五湖: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江蘇太湖、江蘇洪澤湖、安徽巢湖

          95.四海:東海、南海、西海(今黃海)、北海(今渤海)

          96.古代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97.九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

          98.江南三大名樓: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

          99.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100.四大古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

          101.四大藏書閣: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02.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103.四大名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留園

          104.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

          10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106.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

          107.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

          108.西湖十景:三潭印月、蘇堤春曉、平湖秋月、雙峰插云、柳浪聞鶯、花港觀魚、曲院風荷、斷橋殘雪南屏晚鐘、雷峰夕照

          109.四大名繡:湘繡、蜀繡、粵繡、蘇繡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特级毛片www| 噼里啪啦国语在线播放|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GIF免费|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日韩欧美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差差的很痛|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欧美大bbbxxx视频|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www.伊人久久|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japanese性暴力|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男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do|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青青草娱乐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 男女一进一出呻吟的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