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三閱讀理解能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3-21
293

閱讀理解能力
考點歸納
1.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3.具有篩選并整合圖畫、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信息,并運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4.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提示
一、關鍵詞語含義的理解和把握
所謂“詞語的含義”,不是指一般的詞典義,而是這個詞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的臨時的、具體的、附加的、動態的、不同于詞典義又與詞典義有著某種內在聯系的新的含義。
所謂“關鍵詞語”,應該是對文章的表情達意起到重要作用的,或體現作者觀點的,或反映深層含義的,或在結構上起到獨特作用的字詞。
詞在語言中不是孤立出現的,總要與其他詞語組合才能表達某種意思。詞語的意義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臨時義等,無論這個詞在句中的意義是原本固有,還是臨時產生,只要語言環境確定,詞義就會確定。所謂“語境”,包括文章用語的時間、地點、人物、對象、場合、題旨、上下文等。一個詞用得好不好,如何使用、借鑒或領會詞的含義,必須放到語境中考查。
(一)理解詞的語境義的內容
1.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
2.理解讀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的意義。
3.理解多義詞。
4.理解代詞指代義。
(二)理解詞的語境義的規律
1.理思路,揣摩詞語的概括義。
2.依上文,揣摩詞語的指代義。
3.據前后,揣摩詞語的特殊義。
4.辨音形,從推斷本義及尋找與之有關的線索信息中揣摩詞義。
(三)根據文意理解詞語感情的褒貶變換
很多詞語附加有褒揚、喜愛、肯定、尊敬或者貶斥、厭惡、否定、鄙視等感情色彩。一般說表達贊許喜愛用褒義詞,表達斥責厭惡用貶義詞。但在特定語境中情況不同:
1.為了收到幽默或諷刺效果,可采用“說反話”的方法,形成褒義貶用或貶義褒用。
2.同一個詞語用在不同語境中,也可表達不同的褒貶色彩。
二、句子的理解和把握
(一)理解句子含義的內容
1.“基本含義”即表層意思。可以借助工具書或通過找主干、變換句式等方法去把握。
2.“特定含義”即在具體語境中臨時產生的特殊意思。通常存在于文章的中心句、收束句、總攝句、警策句以及其他具有概括性內容的句子中。
3.“深層含義”主要是文章中一些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句子。
(二)理解句子深層含義的規律
1.聯系時代背景理解句子含義。
2.結合中心思想理解句子含義。文章中語言的表達是為中心服務的,反過來把握了中心后,再解讀句子就會有更深刻的了解。
(1)緊扣前后語境理解句子含義。
(2)借助寫作手法理解句子含義。
(3)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理解句子含義。
(4)透過字面多角度揣摩句子含義。
(三)長句理解的特殊方法
可采用語法分析法,主要是提取主干壓縮長句,以便迅速掌握句意,領會要旨。
1.長的單句。可用壓縮和轉換的方法,使句子結構變得簡明,句意也就清楚可見了。壓縮就是抓主干,即抓主謂賓的中心語;轉換,就是將結構比較復雜的單句變成結構簡單句。
2.多重復句。通常包括二、三層甚至更多的層,有多個分句。可把握住關聯詞語和各分句的主要謂語,弄清分句間的關系,理解整體意思。也可抓住體現表達重點的那個分句,這樣整個多重復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3.采用修辭方法的長。先弄清用了何種修辭,后根據這種修辭的特征、功能、結合具體語境琢磨分析句子表達的含義和思想感情。
三、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的理解把握
(一)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它反映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反映了作者對一件事的立場、看法和主張。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都不直接在文章里寫出來,我們必須認真閱讀,深入思考,自己領會和歸納。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幾種方法:
分析文章的題目;分析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析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分析文章中的議論和抒情部分;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其中,通過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來歸納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可以分以下
幾步進行:
第一步:認真、反復地閱讀文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想想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或什么人。
第二步:反復思考,仔細體會文章究竟寫了什么,怎樣寫的,說明了什么問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第三步:找出文章中的重點段落、中心句子和關鍵的詞語,看看與表現中心思想有什么關系。
第四步:進行歸納,把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后的中心思想用簡練的語言寫出來。
第五步:閱讀全文再仔細琢磨:寫出來的中心思想是不是準確、全面?語句是否通順?不妥之處再修改一下。
(二)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么。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段意合并法;
2.要素串連法;
3.問題概括法;
4.標題追溯法;
5.內容借助法。
四、作者思想觀點的分析評價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一)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途徑
現代文閱讀中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途徑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條。
1.從概括性強的句子入手;
2.從文中運用的材料入手;
3.從作者的評述人手。
(二)分析概括觀點態度應注意的問題
1.要整體把握文意;
2.要準確理解語句。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預測歸納三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