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數學教學設計:《長方形和正方形》
編輯:育德園師 2021-04-27
979

長方形和正方形
1. 題目:《長方形和正方形》
2. 內容:
3. 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學期間需要其他輔助教學工具,進行演示即可;
(2)組織小組進行討論尋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4)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會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通過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會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感悟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特殊性。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龜兔賽跑的動畫片,使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通過出示情境圖,以提問問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借助多媒體指一指,并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出要先量一量長方形的長和寬,才可以具體的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就如何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進行4人一小組的討論模式,展開探索,時間限定5分鐘,教師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匯報展示。
匯報結束后,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算法形式,使學生說一說自己更為喜歡哪種方法,并說出原因,最后板書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 正方形的周長,總結算法
教師出示正方形課件,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長,找學生匯報算法并板書。
引導學生尋找算法優化,教師進一步補充、評價和小結并板書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鞏固練習
為了學生能夠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更明確的梳理和掌握,通過多媒體展示習題來進行鞏固,引導學生再次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和熟練應用。
(四)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并給予點評和補充。
(五)布置作業
學生回家復習本節課所學知識,并完成課后習題。
五、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6+4+6+4=20(米) 5+5+5+5=20(米)
6×2﹢4×2=20(米) (5﹢5)×2=20(米)
(6﹢4)×2=20(米) 5×4=20(米)
(長﹢寬)×2 邊長×4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數學教學設計:《長方形和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