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數學教案:《認識時間》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2-05
878

在教師資格證面試中,包括的內容有候考、抽題、備課、結構化、試講、答辯。作為小白的考生們要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很好的完成面試試講的教案呢?針對這育德園師小編為考生們準備了小學數學《認識時間》的教案寫作,以供大家備考時參考!
本設計是配合統編教科書數學學科《認識時間》(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90頁)2017年12月一課的教學,是基于課程標準,追求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內容: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學期間需要其他輔助教學工具,進行演示即可;
(2)教學中注意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有適當的提問環節;
(3)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4)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簡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鐘面,能正確讀寫幾時幾分(整5分的),知道1時=60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提高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認幾時幾分的方法,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通過撥一撥學會分針從數字幾到數字幾過了幾分。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法、演示操作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出示情境圖1,猜謎引入。
教師通過出示情境圖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討論,探究鐘面
將全班同學分成四人一小組,給予大家五分鐘的時間思考討論,討論結束后,找同學代表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
總結得出:鐘面上共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鐘面上共有60個小格。2.自學課本,得出幾分
學生自學課本,得出一個小格表示1分,一個大格表示5分。然后讓學生完成課本90頁的填空。其他同學補充,教師進一步補充、評價。教師最后做整體總結。
3.觀察鐘面,得出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關系
學生觀察鐘面的轉動過程,得知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
4.同桌交流,總結時分關系
學生同桌交流時和分之間的關系,找學生代表說出交流結果,其他同學補充,教師進一步補充、評價,最后做整體總結。
(三)鞏固練習
為了學生能夠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更明確的梳理和掌握,通過不同的聯系來進行鞏固,做一做的第一題:根據老師的要求,讓學生拿著鐘表模型邊演示邊操作。
第二題,以實際應用問題為例。提高學生對時間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給予點評和補充。
(五)布置作業
將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給家長分享一下,并和家長一起來記錄不同的時刻自己在做什么,明天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記錄的時間。
五、板書設計
認識時間
分針走1小格是1分
1時=60分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數學教案:《認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