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 | 教師資格證數學篇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1-27
352

隨著國家政策對教師的不斷提高,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且師范生和非師范生都要考試合格后才能頒發教師資格證,這使得考取教資證更加激烈。因此,想要在筆試和面試考試中,一次過考成功拿證,就必須掌握足夠的教資知識點,今天就來和育德園師小編學習一下教師資格證結構化小學數學方面的知識點吧~~
問:有話說: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你怎么看?
我認為此觀點可以作為激勵教師的名言,但卻并不是判斷教師合格與否的準則。因為學生的成長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學校之外如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的成績、素質等具有差異性,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培養成尖子生,有些學生會因為智力、家庭教育、學習動機缺乏等因素而成為學困生,中國的考試制度實行優勝劣汰原則,也不可能讓所有考生都通過,教師只能把將所有的學生培養合格作為終極目標,而不能把能否將所有學生培養合格作為評判教師合格與否的標準。
學生具有差異性,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實施賞識教育,肯定學生的進步,多加鼓勵學生,發現其閃光點,不把成績作為考查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幫助學生改正自身缺點,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對所有的學生一刀切,讓學生在沐浴賞識教育的春風下,不斷進步。
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否雖然和教師有密切關系,但并非絕對關系,哲學上說,事物的發展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內因通過外因起作用,教師這個外因對學生無論施加多大的影響,如果學生這個內因不發揮任何作用,不作任何改變,那么學生將不會有進步。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教師,還是要一切為了學生。
問:你認為什么樣的人可以或者適合做老師?
就客觀而言,適合做老師的人必須具備專業知識,除了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學知識。主觀上看,適合做老師的人應該有良好的人格特征,熱愛教育事業,能夠無私奉獻。具體來說,可以做老師的人應當具有以下素養:
首先,要獨立。對于教師來說,這種性格是獨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在處理任何問題時,都需要教師獨立地做出決定,胸有成竹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驚慌失措,更不能置之不理,而這一切都需要教師要有獨立的性格特征。
其次,要熱情開朗。教育以人為對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熱忱待人的心。教師只有熱情開朗,朝氣蓬勃,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善與人處,與人為善,才能如春風一般給人以溫暖和關懷,進而熱愛學生;反之,教師如果是悲觀,甚至抑郁的性格,對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學生就會疏遠他,在師生之間就會筑起一道無法逾越的高墻。
再次,要耐心細致、沉著冷靜。塑造人的靈魂是一項極其艱苦細致的工作,具備耐心細致、沉著冷靜的教師才能擔當此任,才能誨人不倦,才能以堅韌的毅力和反復細致的工作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
最后,還應誠實正直、溫和寬厚。只有教師以誠待人,將心比心,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學生的認可。誠,是愛生的基礎,是奉獻的核心,學生“不恨寡而恨不公”,公平地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容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容忍學生的錯誤,不斷地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是教師必備的修養。
問: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是什么?
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偏多,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許多學生自我意識太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有些學生產生驕橫、任性、霸道、性格,喜歡憑自己的喜好行事,與人交往時,喜歡逼迫別人聽從自己的意愿。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當然,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要迎難而上,幫助、引導學生,對于這一棘手問題,我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與學生聊天談心,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消除心理障礙。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盡量深入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懂得不能因為自己優秀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逼迫別人依從自己的意愿,而應聽取其他人的想法與意見,懂得團結友愛,是非分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公益勞動,學會感恩。
其次,我會教授他們一些調節身心的小方法,使他們能夠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并進行必要的行為矯正;教學生學會理性地分析和思考問題,不應總是想著自己比別人強,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理性地分析錯誤的原因和危害,使他們能正確看待他人。
再次,我在教學過程中也注意“冷”“熱”結合,加強對學生們的挫折教育。在他們犯錯誤時,把握尺度,適當地潑點冷水,加強挫折教育,讓學生明白自己并不是萬能的,要學會尊重他人,還要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是行不通的,不能離開群體。
最后,我也會加強家校配合,定時、定期地進行電話回訪、家訪等,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告訴家長在家里不要過于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從心底里尊重他人、愛護他人。
相信通過以上做法,班級內學生過于注重自我的問題一定能得到改善,孩子們也能夠去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熱愛并幫助他人。
移動端訪問:結構化 | 教師資格證數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