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 | 教師資格證語文篇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1-27
328

隨著國家政策對教師的不斷提高,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且師范生和非師范生都要考試合格后才能頒發教師資格證,這使得考取教資證更加激烈。因此,想要在筆試和面試考試中,一次過考成功拿證,就必須掌握足夠的教資知識點,今天就來和育德園師小編學習一下教師資格證結構化小學語文方面的知識點吧~~
問:請談談你為什么選擇當一名老師?
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直以來是我的夢想,也是我最真實的理想。我報考教師這個崗位,并不是因為聽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而是因為我非常熱愛這個充滿奉獻精神、充滿挑戰的職業,因為在這個行業平臺上有著可愛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們,他們都會成為我人生路上不可磨滅的一筆財富。
具體來說,我選擇參加教師招考,進入教師隊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這一職業符合我的人生規劃,早在年少時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師,所以在讀大學時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范院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展開)。
其次,我的知識儲備符合做一名老師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我積累了很多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這些都為我成為一名教師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大學期間我參加過多次支教活動,前往貴州、云南等地的偏遠地區,與那里的孩子們進行過深入交流,這些經歷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真正價值,我也在此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學會了很多與孩子們相處的方法和技巧;此外,從大二開始我就做兼職任家教,獲得了很多的經驗。我想這些經歷都能夠為我將來從事教師工作、將工作做好提供很多實踐經驗。
再次,我的性格也很適合做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相處,做事有耐心、有毅力,這些也都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通過對自我的深度剖析,我認為我是適合做老師的,所以我來參加此次招考,希望能夠有幸走上講臺。
問:有人說老師對學生太親切不利于教學,對此,你怎么看?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教師對學生深厚而廣博的愛是師德最基本的內容,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老師對學生親切不一定對教學不利,關鍵在于教師應該拿捏住與學生關系的尺度。
教師的愛是寬大無私的,但也應該是有理智、有原則的,沒有原則的愛往往會形成“溺愛“,溺愛的結果是使學生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教師的“溺愛”會引起偏袒、包庇、縱容、放任,會使學生有恃無恐,扭曲他們的是非觀念,從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因此,教師應注重“嚴”與“愛”的統一。對學生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其實也是師愛的一種方式。教師的嚴應做到“嚴之有理”“嚴之有度“嚴之有情”。“嚴之有理”是指讓學生懂得是非、美丑,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為什么不該做,明白其中的道理,要以理服人。“嚴之有度”是指要注意尺度,嚴而不酷,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能求全責備,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出現的問題。“嚴之有情”是指嚴格管理中要滲透著教師的滿腔熱情,使學生懂得教師是真心為自己好。
教師應正確把握好“嚴”與“愛”的關系,既充分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和學生做朋友,又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者的身份,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感到教師有父親般的嚴厲,母親般的慈愛,兄長般的關懷,朋友般的理解。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就一定會形成師生之間彼此尊重而不疏遠、親密而不隨便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問:學校給調皮搗蛋的學生帶上綠領巾,對此,你怎么看?
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應該以健全公民的人格為培養目標,。然而,眼下的現實卻恰好相反。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態度將“育人”過程擠壓得十分扁平,“綠領巾”的出現,正是我國當前功利教育的集中體現。造成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的原因,大體上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當今政績、金錢、利益統統和教育掛起鉤來,這自然就會造成教育目標功利化;其次,從整個社會大背景來說,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深入,隨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心態浮躁、急功近利日漸成為一種社會通病,慢慢地這種功利化傾向也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再次,從學校方面來說,當今學校以升學率作為衡量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在這一標準“指引”下,所謂的"減負"和"素質教育"只能成為可笑的空談。
醫治、救護當前的教育功利化,使得教育能夠健康向上,走一條可持續、順暢和諧的道路,不僅要求學校教育回歸教書育人本源,而且更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需要制度的建設健全,以及人們的意識適應和觀念思想的轉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多一些誠信,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務實,少一份浮躁,為創造信任和諧的生活環境作出貢獻。
問:“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這句話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它深刻闡明了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系。
一方面,“尊師重道”和“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教師,對我國文化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傳播、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和建設起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人類社會創造的財富,無不凝結著教師的心血。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國家興盛,必定使教師受尊重、有地位。因此,國家應該大力倡導尊師重教,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學生要學會尊師重道,社會要提倡并形成尊師重道的氛圍,
但另一方面,貴師而重傅,還需“師貴自重”,即為人師表。“教書者須先強己,育人者須先律己。”師德者,乃教師之魂。“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因此,作為人民教師,要從多方面來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一是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做一個思想上值得人尊重的教師,能夠有資格做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典范;二是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涵養,能夠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三是能夠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學生,用愛心和責任心投身到教育事業中。
移動端訪問:結構化 | 教師資格證語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