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和答辯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5-22
204

報考了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們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和答辯,試講和答辯在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的時候是兩個重要的環節,考生們好好的準備試講和答辯,只有這樣考生們才能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試講又叫課堂教學,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通過口語、形體語言和各種教學技能與組織形式的展示而進行的一種教學形式。考查的是考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考生需要把握如何導入、講授、提問、結課和板書。
導入是指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教學行為。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精彩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望和學習興趣,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狀態。在導入環節,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原則:第一,追求目的性和針對性;第二,重視關聯性和遞進性;第三,體現直觀性和啟發性;第四,富有趣味性和藝術性;第五,具有間接性和靈活性。導入的方法在形式上比較靈活,有諸如直接導入、溫故導入、活動導入、圖片導入、歌曲導入等,考生可以根據具體的學科內容,選取合適的方式導入,注意形式上的新穎性。
講授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輔以板書向學生系統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方式,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活動。它主要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等引導學生了解現象,感知事實,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從而使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促進學生智力與人格的全面發展。講授法的優點是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缺點是學生比較被動,師生都難以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個別差異也很難全面照顧。考生在講授過程中,需要注意啟發性和直觀性教學的運用,同時需要使講授的內容和語言富有感染力,并輔之以板書的形式進行配合,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提問是教師運用提出問題,以及對學生回答的反應的方式,促使學生參與學習,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啟發思維,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行為。在提問過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吐字清晰、表述連貫;第二,注意提問的語速和停頓,讓考官覺得有真實感;第三,提問后需進行評價與反饋。
課堂小結是在完成某項教學任務的終了階段,教師富有藝術性地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和轉化升華的行為方式。常用的課堂小結方法有自然結尾法、懸念留疑法、前后照應法、知識延伸法和激勵法,考生在小結環節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方法,以達到總結概括和鞏固強化所講知識的目的。
板書是教師以教學內容為素材、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在黑板上、投影片上(ppt)用書寫文字、符號或繪圖等方式,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分析認識過程,將知識概括化和系統化,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教學手段。板書技能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教學技能,也是教師應當具備的教學基本功。常用的板書形式有提綱式、詞語式、表格式、表解式、關系圖式等,考生可根據自身的學科選擇合適的板書形式。
答辯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面試答辯是在基礎理論或試講基礎上,進一步考查考生的能力素質、經驗、職業理解、專業知識等方面的綜合情況,從而真正使主考官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立體形象,為選拔合格的教師提供充分依據,是對考生的全面認識。
一般來說,答辯的測評要素包括:第一,綜合分析能力。考查考生對事物從宏觀方面進行總體考慮,對事物從微觀方面對其各個組成成分予以考慮,以及能注意整體和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各部分之間的有機協調組合的能力;第二,語言表達能力。考生需要要口齒清晰,具有流暢性,內容有條理,富于邏輯性,能夠被他人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用詞準確、恰當、有分寸;第三,應變能力。考生在有壓力的情境下,思考、解決問題時能夠迅速而靈巧地轉移角度、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第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第五,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第六,舉止儀表。具體而言,考生的外在的穿著打扮和言行舉止等是否符合教師的標準。考生可以基于以上測評要素提前進行練習。
有關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和答辯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希望大家可以做好試講和答辯的準備,爭取一次性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