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學思想品德教師資格面試答辯題技巧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4-05
204

眾所周知,在教師資格面試中,對考生的考查包含兩部分——即試講和答辯。試講講的好必然重要,但是試講后的答辯環節的表現也不容小覷,對試講的結果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考生對于答辯中考官都會問到哪些方面的問題,這類答辯問題究竟都應如何組織作答……這些問題都需要考生認真思考和準備。今天,育德小編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于《在合作中競爭》的答辯題目以及參考答案,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談談你對“合作與競爭”關系的理解。【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合作與競爭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團體的通力合作鼓勵各個成員間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成員間相互競爭促進團體競爭力的提高。
我們學會在合作中競爭,才能達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競爭。競爭與合作的和諧交融,會使我們的集體更強大,使我們每個人更快地進步。
二、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在合作中競爭,要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合作的過程是互幫互學、互相提高的過程。同學之間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共同點為我們的合作鋪平道路,不同點則使我們在競爭中互相啟發,各顯神通。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
在合作中競爭,對我們來說,要善于找準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敢于與他人競爭。
在合作中競爭,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成功固然可賀,失敗也不必悲傷,只要“盡其所能”,就該問心無愧。面對競爭的成功,應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不可孤芳自賞、追名逐利、唯我獨尊;面對競爭的失敗,不應彷徨苦悶、灰心喪氣,而應總結經驗,奮起直追。
三、競爭及其特征是什么?【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我們所說的競爭,指為了某種利益而與人爭勝。廣義上說,競爭有敵對勢力的競爭,有人民內部的競爭。前者常常是你死我活的,后者是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因為我們的學生面對的競爭是人民內部的,所以教材講的競爭,是指人民內部的競爭。這種競爭通常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的活動形式,在這種活動中,為了取得好成績或者實現某目標而與對手展開較量。
競爭具有能動性、互補性、動態性、復雜性等多種多樣的特征。從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角度,可以強調以下特征。
①強制性。從宏觀上講,社會生活的競爭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競爭總以其特有的強制性在人們的身上發生作用。
②排他性。這是競爭過程的必然表現,它是競爭中一方排斥另一方的行為,“利己”與“排他”是競爭的主要方面。
③風險性。既然有競爭,就有勝敗兩種可能,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承擔因失敗所招致的責任。風險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如實力大小、機遇好壞、對手強弱、目標高低等。
④嚴酷性。競爭的嚴酷性表現為優勝劣汰,失敗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還要付出一定的物質代價。
⑤平衡性。競爭雙方不僅僅一決高下,而且存在合作,競爭與合作是相輔相成的。平衡的結果使得事物在競爭與合作中求得發展。
四、說一說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
1.懂得在合作中競爭,有接納對手、尊重對手、學習對手的胸懷。
2.把握在合作中競爭的技能。
3.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
五、在本課教學中,你是如何貫徹教學新理念的?【教學實施】
【參考答案】
注重理性分析與感性體驗相結合。一方面需要教師把諸如競爭、合作、良好的競爭意識、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等問題分析透徹。在理解“合作中競爭”的內涵時,通過分析公司案例讓學生理解。通過我的提問“怎樣在合作中競爭”讓學生思考,理解競爭與合作;另一方面,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向競爭對手學習”環節,讓學生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級體中,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與學校學習實際相結合。學生進行“夾球比賽”,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交流與體驗,避免紙上談兵。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思想品德教師資格面試之《在合作中競爭》答辯題技巧了,要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競爭與合作的問題是學生生活中很現實的問題。教學中突出了“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有關的道理,充分發動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與體驗,相互學習、集思廣益。每一個學生對待競爭與合作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方式,只有經過不斷碰撞,方能達到最佳認識。讓學生在碰撞、爭論、分享、體驗的基礎上,體會競爭與合作的內涵,從而增強競爭意識,增強合作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移動端訪問:解析中學思想品德教師資格面試答辯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