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教學原則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9-09-24
946

在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教學原則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在備考時很好的掌握。今天小編給同學們總結了該方面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備考的同學們更好的備考教師資格證考試?!?/span>
1.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含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貫徹要求:
(1)要確保教學的科學性
(2)要深入發掘教材和教學情境中蘊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覺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這些教育性因素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4)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2. 直觀性原則
1、基本含義
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直觀手段的種類:
實物直觀
模象直觀
語言直觀
2、貫徹此原則的教學要求
(1)要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教學手段。直觀是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過多的直觀教具不僅會浪費教學時間,分散學生的注意,而且也會影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2)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相結合
(3)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3. 啟發性原則
1、基本含義:
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貫徹要求:
(1)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是啟發的首要問題。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4. 鞏固性原則
1、基本含義
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這一原則是基于獲取新知識與保持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
烏申斯基:復習是學習之母
2、貫徹要求:
(1)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理解知識是鞏固知識的基礎
(2)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3)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5. 循序漸進原則
1、基本含義
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使學生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貫徹原則的要求:
(1)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6. 因材施教原則
1、基本含義
是指在教學中,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2、貫徹要求:
(1)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
(2)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7.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基本含義
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2、貫徹要求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2)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4)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8. 量力性原則
可接受性原則,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于或高于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以上就是小編給同學們總結的關于小學教師資格證的教學原則知識點,同學們都趕緊的學習起來吧,爭取讓自己在11月份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