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基礎考點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505

一、教育學與教育
(一)教育學概述
教育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人的教育)
教育學就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與教育問題。
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1)樹立科學教育觀的需要(正確教育觀基礎是教育規律)
(2)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提高教育質量。
(3)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4)是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各具體教育學科的前提
(5)提高教育理論素養,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培養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教育學的萌芽時期
這一時期,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活動主要停留在經驗和習俗的水平,從而沒有形成系統的理性認識,成為教育之“學”。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教育認識成果主要體現在一些哲學家、思想家們的哲學或思想著作中。
(1)中國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孔子的弟子們所寫的《論語》和柏拉圖的《理想國》是論及教育最多的兩本著作。
(2)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中國古代的《學記》。西方第一部教育專著:古羅馬帝國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又翻譯為《雄辯術原理》),但比中國古代的《學記》要晚300多年。
當時的教育學還沒有從哲學、政治等其他學科中分化出來,形成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因而只能是萌芽階段。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因而只能是萌芽階段。
2.教育學的獨立時期
(1)培根
英國哲學家培根首先提出人類應該有一門學問,名稱為教育學。這是一門教人閱讀的學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學這個學科名稱。
(2)夸美紐斯
一般認為,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于1632年成書、1657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學專著。它的出版標志著獨立的教育學科問世。標志近代獨立形態的教育學的開端。
(3)康德
1776年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開設教育學講座。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
(4)赫爾巴特
德國教育理論家,完整教育學體系的創立者,“科學教育學奠基人”,影響最大,最明確地構建教育學體系,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被看作是具有劃時代意義,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學體系的著作。
這一階段之所以被稱為教育學的獨立學科階段,是因為:第一,提出了“教育學”概念;第二,有建立“教育學”的明確目的;最后,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基礎考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