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常考點教育基礎匯總測試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10-18
320

單項選擇題
1.教育觀察研究根據觀察方式可分為( )。
A.自然情境中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
B.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C.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
D.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觀察研究的類型。A項是根據觀察的情境條件來分的,C項是根據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所從事的活動來分的,D項是按觀察實施的方法來分的。
2.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 )的發展。
A.教育規律
B.教育價值
C.教育現象
D.教育問題
【答案】D。育德老師解析: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教育問題的發展。
3.歷史上最早進行專門教育調查的學者是( )。
A.恩格斯
B.費舍
C.賴斯
D.肯德爾
【答案】C。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調查研究的發展。歷史上最早的進行專門的教育調查是美國學者賴斯于1897年所作的學校拼寫練習。
4.教育通過開發人的潛能、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社會化,引導人的社會實踐,不僅使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社會的改革與發展,這體現了教育的( )。
A.社會變遷功能
B.社會流動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A。育德老師解析:教育推動社會的改革與發展,體現了教育的社會變遷功能。
5.下列是實驗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梅伊曼和拉伊
B.艾賓豪斯和繆勒
C.馮特和艾賓豪斯
D.蒙臺梭利和杜威
【答案】A。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實驗研究的歷史發展。實驗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心理學家梅伊曼和拉伊。l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實驗教育學”的名稱。
6.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
A.形成教育科學事實
B.形成教育科學理論
C.獲得一手數據資料
D.獲得一手理論信息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特點。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較高的教育理論為主要目的。教育科學的實證研究是形成科學理論的方法。
7.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制度叫( )。
A.學制
B.學校教育
C.正規教育
D.制度化教育
【答案】A。育德老師解析: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具體規定了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培養目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8.“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答案】D。育德老師解析:家庭教育的特點包括權威性、靈活性和針對性。而題干說的正是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特點。
9.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闡述教育學和教育史的第一本書是(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C.凱洛夫的《教育學》
D.斯賓塞的《教育論》
【答案】C。育德老師解析:l939年,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明確提出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編寫《教育學》的目標。
10.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的蘇聯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
B.贊科夫
C.加里寧
D.凱洛夫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的蘇聯教育家是贊科夫。
11.教育研究方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 )。
A.直覺觀察時期之前
B.直覺觀察時期
C.以分析為主的發展時期
D.系統綜合發展時期
【答案】D。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在系統綜合發展時期,教育研究方法從哲學方法中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專門研究領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為研究對象,它意味著人們認識的深化。
12.“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 )的教育特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中國
D.古代雅典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3.當代教師素質能力的集中體現是( )。
A.教師的個人修養
B.教師的專業素養
C.教師的個性品質
D.師生關系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當代教師素質能力集中體現是教師的專業素養。
14.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量。
A.人格
B.權威
C.權力
D.威嚴
【答案】A。育德老師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歷史研究
B.觀察研究
C.調查研究
D.實驗研究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觀察研究的相關知識。教育觀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員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輔助儀器,在一定時間內有目 的、有計劃地對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資料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教育觀察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16.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是( )。
A.課程標準
B.課程計劃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答案】C。育德老師解析:師生直接接觸到的教科書是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
17.我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教材開始于( )。
A.20世紀50年代以后
B.20世紀60年代以后
C.20世紀70年代以后
D.20世紀80年代以后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我國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開始編寫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教材。
18.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為“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拉伯雷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答案】A。育德老師解析:柏拉圖認為人發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將此定為教育的最高目的。
19.社會學派教育目的論的代表人物是( )。
A.盧梭
B.凱興斯坦納
C.涂爾干
D.沛.西能
【答案】C。育德老師解析:社會學派教育目的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教育社會學家涂爾干。
20.為了更好地選用天下人才,隋唐建立了( )。
A.聘任制度
B.科舉制
C.錄用制
D.任免制
【答案】B。育德老師解析:隋唐以后盛行的科舉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系更加制度化,它對于改變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嚴格的等級制度起了積極的作用,為廣大中小地主階級子弟進官為吏開辟了道路,但也加強了對知識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