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基礎模塊考點匯總測試八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7-21
322

簡答題部分
1.簡述義務教育的概念及意義。
【答題要點】義務教育是指國家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予以保證的,帶有強制性的國民教育。
意義:
(1)義務教育既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又會不斷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2)義務教育既體現著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的水平,又會促進現代文明的提高。
(3)義務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又可以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教師進行哪些角色創新?
【答題要點】(1)由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型教師轉到“激趣、啟思、導疑”型教師;
(2)由命令主導型教師變為指導幫助型教師;
(3)由被動闡釋、執行型教師轉向主動研究、決策型教師;
(4)由單一學科型教師轉向綜合專家型教師。
3.簡述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答題要點】(1)在科學求實的基礎上創新;
(2)觀點和材料的一致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借鑒吸收;
(4)書寫格式符合規范,文字精練、簡潔,表達準確完整。
4.簡述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答題要點】(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4)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
5.簡述課程實施中應注意的基本問題。
【答題要點】(1)課程表的安排,明確各門課程的開設順序和課時分配;
(2)確定并分析教學任務;
(3)研究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個性特征;
(4)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5)對具體的教學單位和課的類型結構進行規劃;
(6)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7)評價教學結果,為課程實施提供反饋信息。
6.基礎教育的入門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題要點】基礎教育的入門性體現在:一是各項教育任務的要求是基本、初步的、淺近的,是小學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學生掌握的,必須是扎實的、牢固的,這樣的基礎才是堅實的。
7.簡述學習教育學原理的實踐意義。
【答題要點】(1)掌握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樹立科學的教學觀;
(2)掌握教育工作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不斷總結經驗,探索規律;
(4)教育原理可以為繼續學習教學原理、德育原理、學校管理等學科提供堅實的理論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8.簡述行動研究法的步驟。
【答題要點】(1)發現問題;(2)界定問題;(3)文獻探討;(4)擬訂計劃;(5)設立假說;(6)收集資料;(7)實施行動;(8)評價效果;(9)撰寫研究報告。
9.簡述教育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
【答題要點】(1)確定調查課題;
(2)選擇調查對象;
(3)確定調查方法和手段,編制和選用調查工具;
(4)制訂調查計劃;
(5)調查的實施;
(6)調查資料的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10.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題要點】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這一表述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11.簡述各心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答題要點】(1)構造主義心理學。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馮特、鐵欽納。這一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意識.還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實驗內省法,心理學的任務是用內省法分析出意識過程的基本元素。
(2)機能主義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還有杜威、安吉爾等。機能主義也主張研究意識,但他們認為意識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強調心理的適應功能;重視心理學的實際應用;主張把心理學的研究范圍擴大。
(3)行為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可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則為托爾曼、赫爾和斯金納等人。行為主義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用實驗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為韋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體;整體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5)精神分析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由弗洛伊德建立,代表人物有榮格、阿德勒等。這一學派比較重視異常行為的分析,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精神分析學派還認為,人類的一切個體和社會的行為,都根源于心靈深處的某種欲望或動機,特別是性欲的沖動。
(6)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杰斯等。人本主義者認為,人在充分發展自我的潛力時,力爭實現自我的各種需要,從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理想的自我,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7)現代認知心理學。早期的認知心理學以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為代表,而奈瑟于60年代末所寫的《認知心理學》一書.被看作是認知心理學正式建 立的標志。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是,人不是被動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腦中進行著積極的、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即認知過程。
12.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題要點】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語》中。
(1)他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希望把人培養成“賢人”和“君子”。他大力創辦私學,培養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并且把仁的思想歸結到服從周禮上,強調忠孝和仁愛。
(3)他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的傳統,教學綱領是“博學于文,約之于禮”,基本科目是詩、書、禮、樂、易、春秋。
(4)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5)他強凋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他強調學習和行動相結合,要求學以致用,把知識運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實踐中去。
13.簡述赫爾巴特教學理論。
【答題要點】赫爾巴特是傳統教學理論的代表,他的教學理論主要有:
(1)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注重系統知識的傳授,主張采用班級授課制進行教學;
(2)強調教材的重要性,主張學生以學習問接知識為主,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
(3)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核心、權威和主導的地位。
14.簡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題要點】(1)導向作用。教育目的規定教育的社會性質和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依照教育 目的,可使教育避免發展方向的失誤。
(2)激勵作用。教育目的具有激勵教育行為的作用,它激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向著更高層次發展。
(3)評價作用。無論是過程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是以教育目的為準繩,衡量實際教育活動 與預定目的的偏差的,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做出調整,進行有目的的控制。
15.簡述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要求。
【答題要點】(1)專業知識素養,要求教師要具有:
①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人文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 ②精深的學科知識,要求教師所掌握的知識達到“化”的程度;
③寬厚的教育科學知識、心理科學知識和管理科學知識。
(2)專業能力素養,要求教師具有:
①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分析、預測和指導的能力;
②駕馭教材和組織教學能力;
③精湛的語言能力;
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⑤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⑥較高的教育機智;
⑦教育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