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評價模塊考點匯總測試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4-07
417

該資料包含了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評價模塊的20個單選題知識,后附有參考答案及解析。
1.教學日記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中具有教育價值的各種經驗以及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創造性的理解和認識予以的真實的書面記錄和描寫。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不包括( )。
A.提綱式
B.點評式
C.解說式
D.隨筆式
2.( )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
A.教學診斷
B.行動研究
C.比較
D.自我提問
3.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后總要有個結束語。這是教學評價中的( )。
A.形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總結性評價
4.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 )。
A.上升趨勢
B.下降趨勢
C.先升后降趨勢
D.先降后升趨勢
5.形成性評價通常發生在( )。
A.教學過程之前
B.學生畢業時
C.教學過程之中
D.教學過程之后
6.( )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一成長。
A.科頓
B.波斯納
C.布魯納
D.布魯巴奇
7.在優等生中再分出上、中、下三個等級,這是一種(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8.教師期望效應是由( )研究發現的。
A.皮格馬利翁
B.勒溫
C.羅森塔爾
D.夸美紐斯
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自我認識和反思的能力是( )。
A.教學設計能力
B.教學組織能力
C.教學決策能力
D.教學監控能力
10.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 )。
A.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
B.形成新的教育評價制度
C.淡化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D.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理念
11.測量首先要根據某種標準和一定的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 )。
A.一種量值
B.一種題型
C.某種題型
D.多種題型
12.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等方面都必須遵循一套( )。
A.嚴格規則
B.系統規則
C.標準規則
D.系統程序
13.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模范圍內評定個體( )。
A.成就水平的測驗
B.能力形成的測驗
C.結構的測驗
D.智力發展的測驗
14.基于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對與教學密切關聯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評價方式稱為( )。
A.常模參照評價
B.正式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5.診斷性評價多半是在( )實施。
A.教學過程之中
B.形成性評價之后
C.形成性評價之前
D.教學過程之后
16.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屬于(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7.新的評價理念從一元評價到( )。
A.多元評價
B.二元評價
C.三元評價
D.多方評價
18.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根據其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或名次)來報告評價結果的評價方式稱為( )。
A.常模參照評價
B.正式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9.教學反思是圍繞教學內容( )教學策略進行的。
A.教學目標
B.教學方法
C.教學過程
D.教學評價
20.對學生學習成就的解釋采用了相對的觀點,主要用于選拔(如升學考試)或編組、編班的評價方法是(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常模參照評價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欣瑞專家解析: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包括提綱式、點評式、專項式和隨筆式等。
2.D。欣瑞專家解析: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
3.D。欣瑞專家解析:總結性評價又稱終結性評價,是指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進行的評價。教師上完課后的結束語是總結性評價。
4.A。欣瑞專家解析: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上升趨勢,因為隨著教師經驗的不斷豐富,教師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5.C。欣瑞專家解析:形成性評價通常發生在教學過程之中。
6.B。欣瑞專家解析:波斯納首先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一成長。
7.A。欣瑞專家解析:題干所述屬于相對評價。
8.C。欣瑞專家解析:羅森塔爾等人對教師期望進行研究,表明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直 接影響。他借助古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利翁的名字,把這種現象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羅森 塔爾效應”“教師期望效應”。
9.D。欣瑞專家解析: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屬于教師的自我監控過程,所以這種能力屬于監控能力。
10.A。欣瑞專家解析: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
11. A。欣瑞專家解析:測量首先要根據某種標準和一定的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一種量值。
12.D。欣瑞專家解析: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等方面都必須遵循一套系統程序。
13.A。欣瑞專家解析: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模范圍內評定個體成就水平的測驗。
14.C。欣瑞專家解析:基于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對與教學密切關聯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評價方式稱為標準參照評價。
15.B。欣瑞專家解析:診斷性評價多半是在形成性評價之后實施。
16.B。欣瑞專家解析: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屬于形成性評價。
17.A。欣瑞專家解析:新的評價理念強調從一元評價到多元評價。
18.A。欣瑞專家解析:題干所述為常模參照評價。
19.C。欣瑞專家解析:教學反思是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的。
20.D。欣瑞專家解析:題干所述為常模參照評價。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評價模塊考點匯總測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