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熱門考點1.3教育學基礎知識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3
        198

        第三節 教育學基礎知識一:提要及教育概述

          高頻考點提要

          1.教育的概念及構成要素;2.教育的屬性;3.教育的起源及發展;4.教育學的發展歷程;5.教育學發展歷程中的教育家及其著作、觀點;6.教育與社會的發展;7.教育目的;8.教育制度;9.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

          高頻考點速記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詞的由來

          “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孟子?盡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產生于人類的生產勞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可以稱作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承擔。

          (二)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計劃、教科書的設計者和編寫者,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的人,既包括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學習的兒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學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

          3.教育影響

          教育影響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并把他們聯系起來的紐帶,主要包括教育內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響是教育活動的中介。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這三個基本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紐帶,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選擇和施加教育影響的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的橋梁,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丁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屬性

          1.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點:

          (1)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社會活動,是個體在社會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3)教育是以人的培養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4)在教育這種培養人的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矛盾活動。

          2.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歷史性

          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每個時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點。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制約,但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繼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

          第三,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說

          生物起源說代表人物有19世紀法國的利托爾諾,美國的桑代克,英國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說認為人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各類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認為動物界就有教育活動。其基本錯誤是混淆了動物的本能活動與人類社會教育活動的界限。

          (2)心理起源說

          美國心理學家孟祿是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書》一書。孟祿從心理學觀點出發,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沒有教師、沒有教材的原始史實,判定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

          孟祿的錯誤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歸之于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模仿行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為人是有意識的本質規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意識支配下產生的目的性行為。

          (3)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說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蘇聯米丁斯基、凱洛夫等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勞動起源論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運用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闡述人和人類社會起源的觀點,從恩格斯的“勞動在一定意義上創造了人類本身”這一基本命題出發,推斷出教育起源于勞動,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

          2.教育的發展

          (1)原始社會的教育

          原始社會的教育有如下特點:

          第一,這種原始的教育活動,已經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還談不上有嚴密的計劃性。

          第二,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目的是為生產和社會生活服務。

          第三,教育內容與原始社會生活需要相應,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但教育內容貧乏。

          第四,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傳,二者相輔而行,口耳相傳,并結合實際動作的示范和模仿,沒有文字和書本。

          第五,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權利平等。

          第六,教育活動與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過什么樣的社會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第七,男女教育有區別,根源在于分工。

          第八,教育水平低,教育沒有專門人員、專門機構場所、專門的組織形式。

          第九,教育與原始宗教和儀式有著緊密的聯系。

          (2)古代社會的教育

          ①古代社會的教育發展

          古代社會的教育包括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的教育,重點內容見下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②占代學校教育的特征

          東西方的教育雖然在具體內容和形式上存在許多差異,但都反映了禮會發展水平的基本特征,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體表現為:

          第一,階級性。統治階級享有教育的特權,被統治階級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貴族與平民、主人與仆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統性。教育的內容就是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教育服從于統治之道。

          第三,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道統的威嚴通過教師、牧師的威嚴,通過招生、考試以及教學紀律的威嚴予以保證。

          第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刻板,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第五,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能夠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標志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實用的知識,而是受教育本身。經典、教義的教育處于社會較高的地位,習得實用知識的教育處于社會較低的地位。

          第六,宗教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特別重視和加強宗教神學精神和巫術思想的灌輸。

          (3)近現代教育

          近現代教育包括資本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兩種形態。

          ①資本主義社會教育的特征

          第一,資本主義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養和選拔資產階級的統治人才,又要給予廣大的勞動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培養熟練的勞動力。

          第二,在課程內容上注入了科學知識,增加了許多新的學科。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引進實驗法、演示法、實習法等新方法,尊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啟發教學法受到重視。

          第四,擴大了受教育權,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號。

          第五,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以班級授課制取代了個別教學制。

          ②社會主義社會教育的特征

          第一,社會主義教育為維護勞動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服務,教育目的在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育權為廣大勞動人民所掌握:

          第三,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4)20世紀以后的教育

          ①20世紀以后教育的新特點

          第一,教育的終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②現代教育發展趨勢

          現代教育特別是二戰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

          第一,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第二,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第五,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春禁区视频在线观看8下载| www亚洲成人|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免费看的黄网站|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杨晨晨被老师掀裙子露内内| 人与禽交zozo| 色噜噜人体337p人体| 国产欧美日产中文|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色综合久久一本首久久|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91频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局长的又长又粗慧芳|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三级在线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粗大白浊受孕h鞠婧祎小说| 国产三级全黄在线观看|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欧美丰满白嫩bbwbbw|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国产精品第八页| [中文][3d全彩]舞房之夜| 年轻的嫂子在线线观免费观看|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看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波多野结衣上班|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