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材料分析練習題(4)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7-04
506

教師資格證作為一本有含金量而且還比較容易獲得的證書,可謂是深受人們的青睞,但教師資格證真的很容易通過嗎?想必不是這樣的吧,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把心儀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一起來學習教師資格證的相關知識吧!
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時,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下面是兩位老師的處理方式:
教師甲對學生說道:“一上課就發呆,開小差。你到學校干什么來了,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真是一個笨蛋。”事后,學生非常沮喪的坐下,整節課都無精打采。
教師乙和藹的對學生說:“不著急,我們一起回憶學過的內容和昨天的實驗課,昨天你們小組實驗很成功,你還能想起來實驗過程嗎?”學生思考片刻,答對了一部分,教師很興奮的說:“對,只要我們動腦筋,就有思路,再想想,還有補充嗎?”學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補充,教師又點了點頭,“很好,請坐”,“其他學生還有不同看法嗎?”該生聽的很認真。
問題:請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以上兩位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
甲老師的做法不值得認可,我認可乙教師的做法。
從學生觀的角度來說:
1.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
(1)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材料中同樣面對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的情況,甲教師采取了對學生公開批評、辱罵,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無從激發潛能;乙教師則對學生進行了啟發,讓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潛能。
(2)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
學生是每天都在發展中的個體,乙教師不僅聯系、回顧了昨天的知識,還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對于回答本節課的問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地位,教師起著主導作用。甲教師的做法是把老師放在了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乙教師的做法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3. 學生是獨特的人
(1)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教師在教學時應承認學生的獨特性,可能有的學生對于問題需要細致思考,這時教師應有耐心,如果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無法回答,老師在提問之前也應該了解學生的基礎,避免學生回答不上來的尷尬。
(2)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教師應該承認學生之間是具有差異性,應該因材施教。乙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能根據學生的回答不斷變換提問的角度,并給與了適當的鼓勵。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材料分析練習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