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2016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要點串講十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27
        673

        第四章 文化素養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養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了解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定的科學常識、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本章內容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需重點掌握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和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并能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在復習時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客觀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

        第一節 教師的歷史與傳統文化素養

          高頻考點提要

          1.中國歷史重要事件;2.世界歷史重要事件;3.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高頻考點速記

          一、中國歷史重要事件

          (一)原始社會

          1.原始人群

          ①元謀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謀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已知的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②北京人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被命名為“北京人”,距今約50萬年。

          2.氏族公社時期

          ①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會進入了繁榮時期,其中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面貌的是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位于今陜西西安半坡村,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人類遺址。河姆渡遺址位于今浙江余姚縣河姆渡村,是距今約7千年前的古人類遺址。

          ②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92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龍山鎮(今屬山東章丘市)發現了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黑陶和其他器物,故龍山文化也稱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位于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距今四五千年,處于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二)農業社會

          1.中國文明時代的開始(夏一西周)

          (1)夏朝

          約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2)商朝

          ①盤庚遷都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毫(今河南商丘)。商的第二十位王盤庚,挫敗了大多數貴族,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那里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

          ②甲骨文的出現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商代的文字主要是刻記在甲骨、銅器及其他器物上,其中以刻記在甲骨上為最多,刻記在甲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③武王伐紂

          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武王乘商朝內亂,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紂,激戰于商都郊外的牧野,商兵陣前倒戈,引周兵攻入商都,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

          (3)西周

          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為了鞏固統治,成王時大規模分封諸侯。分封的原則與對象是根據與周王血緣關系的親疏、功勞的大小,其前提是承認周王的統治。通過分封制,西周將政權和族權合一,依據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確定權威和財產的繼承權,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從屬關系。

          2.中國封建時代的開始(東周一秦)

          (1)春秋戰國

          ①“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

          ②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發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其內容主要是: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軍功,按功授爵;建立縣制;獎勵耕織,禁止棄農經商。秦國經過這次地主階級的政治改革,廢除了舊制度,封建經濟得到發展,秦國逐漸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③“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我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兩千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他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

          ①秦統一六國

          秦王贏政于公元前221年滅六國,實現統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陽,建立和健全****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②焚書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后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史稱“焚書坑儒”。

          ③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動搖了秦王朝統治。

          3.封建制度的鞏固到滅亡時期(漢一清)

          (1)漢

          ①楚漢之爭

          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劉邦、項羽進行了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最終以項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而死、劉邦勝利而結束。

          ②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統治時期,寬刑減政,輕徭薄賦,提倡節儉。社會經濟發展,農民安定生活、生產,國庫財政充裕,國家由貧變強,史稱“文景之治”。

          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期,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只提倡儒家學說,禁止其他各家思想的傳播,實行了思想的統一;宣揚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神化了皇帝;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學培養貴族子弟,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④張騫通西域

          為了加強同西域各國的往來,漢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⑤漢匈和親

          漢匈和親是西漢政府對少數民族勢力匈奴的最主要策略。

          ⑥王莽改制

          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⑦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⑧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三國

          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自立為帝,定都洛陽,建立魏國。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國。222年,孫權建吳國,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3)西晉

          西晉年間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混戰,前后歷時l6年。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這場動亂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

          (4)東晉

          淝水之戰發生于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先后建立了十余個小國。

          (5)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為了加強統治,吸取漢族地主階級的統治經驗,決心開始進行改革。這些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6)隋

          ①科舉制

          隋文帝和隋煬帝統治時期,改革官制,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創立科舉制。

          ②開鑿大運河

          605年,隋煬帝命人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全長兩千多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當時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7)唐

          ①貞觀之治

          從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統治的貞觀年代。在此期間,君臣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開創了唐代繁榮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譽為“貞觀之治”。

          ②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朝高僧,貞觀初年從長安出發,西行前往佛教圣地求取佛經精義。玄奘從天竺帶回大量佛經,并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完整記錄下來寫成《大唐西域記》,該書也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③武則天改唐為周

          690年,武則天廢掉唐睿宗,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④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

          ⑤鑒真東渡

          唐朝時,高僧鑒真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⑥開元盛世

          唐玄宗統治前朝,平息了統治集團內部動亂,穩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為相;重視地方官員人選。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會政治比較安定,生產繼續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期,史稱“開元盛世”。

          ⑦安史之亂

          這場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強盛轉向衰落。

          ⑧黃巢起義

          公元875年,王仙芝、黃巢先后在河南、山東起義。881年,起義軍攻占長安,建立“大齊”農民政權:黃巢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統治,唐朝統治名存實亡。

          (8)五代十國

          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東京(河南開封)東北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9)宋

          ①杯酒釋兵權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此次事件史稱“杯酒釋兵權”。

          ②澶淵之盟

          1004年,遼發動了對北宋的大規模進攻,宋真宗御駕親征,在澶州重挫遼軍。雙方開始了議和活動,經過反復磋商,于當年12月訂立和議,歷史上稱這次和議為“澶淵之盟”。

          ③王安石變法

          宋神宗即位后,銳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王安石變法,在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方面收到了顯著成效。

          ④靖康之變

          1126年,金軍攻破北宋都城開封,于第二年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去,掠走了大批的文獻典籍和珍寶器物,北宋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靖康之變”。

          (10)元

          ①元統一中國

          1276年,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南宋亡,后元統一全國,結束了中國歷史上自五代以來分裂割據和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促進了全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②馬可·波羅游歷中國

          馬可·波羅是l3世紀來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著有《馬可·波羅游記》。

          ③紅巾軍起義

          紅巾軍起義是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領導的元末農民大起義,因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又因其燒香聚眾,亦稱“香軍”。原屬紅巾軍的朱元璋獨樹旗幟,1368年正月,在南京稱帝,建元洪武,國號大明。

          (11)明

          ①明成祖遷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將都城正式遷至北京,改北京為京師,改應天府為南京,成為留城。

          ②鄭和下西洋

          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先后七次航海,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

          ③戚繼光抗倭

          明中期海防松弛,中國沿海地區經常遭受倭寇的襲擊和騷擾。為保護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戚繼光受命抗倭。至1566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保證了邊疆的穩定。

          ④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的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荷蘭投降,鄭成功及其后代收復臺灣。康熙年間施瑯攻克臺灣,清政府設立臺灣府。

          ⑤李自成起義

          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已經發展到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隨著農民起義的不斷發展以及東北滿族的興起與壯大,1644年3月,明崇禎帝吊死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明朝滅亡。

          (12)清

          ①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我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于嘉慶元年(1796年)川陜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ll5年。

          ②文字獄

          文字獄是指封建社會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皇帝和他周圍的人故意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嚴重者會因此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所有家人和親戚都受到牽連,遭滿門抄斬乃至株連九族的重罪。文字獄歷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

          ③冊封****喇嘛

          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管轄,順治帝接見了西藏喇嘛教首領五世****,并賜予“****喇嘛”封號。康熙皇帝賜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封號。此后,歷代****和班禪都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同****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人選。

          ④林則徐虎門銷煙

          1838年12月,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到達廣州后,共收繳英國鴉片2萬余箱、美國煙販鴉片1500余箱。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主持在虎門海灘銷毀收繳的鴉片,使禁煙運動達到最高潮。

          ⑤第一次鴉片戰爭和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中國遭受西方資本主義奴役的開始,也是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

          ⑥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眾約兩萬人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農****動,它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其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表達了幾千年來農民的理想追求,《資政新篇》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

          ⑦英法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組成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人北京。10月6日,占領圓明園。英法侵略軍到達圓明園后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后,為了銷贓滅跡,掩蓋罪行,燒毀了圓明園。

          ⑧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清朝統治階級內部一部分人士,認識到先進的西方武器和科學技術對維護清朝統治的作用,掀起以“自強”、“求富”為口號。以鞏固清朝統治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是參與和提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

          ⑨戊戌變法

          1898年光緒皇帝接受維新派的變法主張,于6月11日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維新,推行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教各個方面的新政。以慈禧太后為首操縱著清廷軍政實權的滿清守舊派,堅決反對變法維新,于9月21日發動宮廷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譚嗣同等變法六君子,廢除大部分新政。變法新政只實行了103天就宣告結束,史稱“百日維新”。

          ⑩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匈帝國八國聯軍30000多人,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l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日、法、美、意、奧、荷、比、西11個國家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三)工業文明

          1.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統治結束。辛亥革命****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新文化運動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易名《新青年》),揭開新文化運動序幕。新文化運動猛烈地沖擊了千百年來束縛中國人心智的道德,對于民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五四”運動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在巴黎和會中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等正當要求。但會議置之不理,還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消息傳來,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3000多學生匯集******前,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并且要求懲辦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學生游行隊伍行至曹宅,痛打章宗祥,并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后,軍警給予鎮壓,并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學生的游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各界人士給予支持,通過上海的罷工、罷市、罷課運動,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響應,將五四運動推向高潮。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4.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5.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式決定國共合作,而國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黨內合作。******一大的召開,標志著******改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義、秋收起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統治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

          7.紅軍長征

          由于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于l934年lo月開始長征。l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歷時兩年的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8.“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之后中國東北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9.“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稱丟失一名士兵,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嚴詞拒絕。日軍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史稱“七七”事變,拉開了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

          (四)現代文明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1949年一1956年)

          (1)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舉行開國大典,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2)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到1953年夏,美國干涉朝鮮內政。并把戰火燃燒到中朝邊境。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愿軍開赴朝鮮,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3)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準并轉發了《為動員一切力量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標志著總路線的最終形成。

          (4)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還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部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5)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從1953年起,我國全面展開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社會主義公有制成為我國主要的所有制形式。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了,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根本轉變,因而成為開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隨后,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8)《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決議》肯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指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工作繼續前進的方向。

          (9)香港、澳門回歸

          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宣布,中國政府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87年4月,中葡雙方在北京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主權。

          (10)黨的會議

          ①中共十二大與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

          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中共十三大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及黨的基本路線

          1987年10月十三大:第一次系統地展開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指出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并以此為立論基礎,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改革、建設的基本綱領,初步形成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③中共十四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10月十四大: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中共十五大與鄧小平理論

          1997年十五大:明確跨世紀發展的奮斗目標和任務: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⑤中共十六大與“三個代表”理論

          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三大任務: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十六大的主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

          ⑥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與科學發展觀

          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刻內涵,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新認識。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二、世界歷史重要事件

          (一)人類的起源

          從已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南方古猿階段。(2)能人階段。(3)直立人階段。(4)智人階段。根據目前已發現的人類化石證據,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類。

          (二)古代史

          1.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埃及位于非洲東部尼羅河下游,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約公元前7500年,埃及進入新石器時代,農業開始出現。公元前4500年前后,埃及進入了銅石并用時代,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完成了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變,私有制開始產生。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初步統一埃及,逐步建立起奴隸主階級專政的國家。

          2.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叫兩河文明或兩河流域文明,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發展起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而蘇美爾人則是這一文明的偉大創建者。

          3.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

          雅利安人從中亞高原南下侵人印度,逐漸征服了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逐漸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阿育王在位時,征服了除半島南端以外的整個印度,在印度形成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在雅利安人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國家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公元前6世紀,釋迦部落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公元前3世紀佛教被國王定為國教,阿育王在位時,佛教開始廣為傳播。

          4.《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竭力維護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的情況。

          5.特洛伊戰爭

          特洛伊戰爭是希臘為爭奪特洛伊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貿易權益聯合赫梯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6.梭倫改革

          “梭倫改革”是奴隸主階級為鞏固統治而進行的改革。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對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7.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改革是公元前522一前485年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為鞏固波斯人統治和自己的****政權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8.馬拉松之戰

          馬拉松戰役是公元前490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對雅典發動的戰爭。雅典利用地形靠智謀獲得了勝利。

          9.古希臘哲學的誕生

          西方哲學的歷史從古希臘開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西方哲學的發展曾經產生過重要影響。

          10.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戰爭,以斯巴達勝利而結束。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

          11.奧林匹亞賽會

          到公元前766年時,希臘規定每隔4年在奧林匹亞舉行一次競技大會,也就是運動會。這就是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的競賽項目只是200碼(大約182米)短跑,最受觀眾歡迎的是駕著馬車賽跑的項目。

          12.羅馬帝國的興起與崩潰

          羅馬帝國建立于公元前27年。5世紀初,日耳曼人部落紛紛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定居,西羅馬帝國四分五裂。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最后一個皇帝被日耳曼雇傭軍首領廢黜,西羅馬帝國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志著奴隸制度在西歐的崩潰。

          13.基督教的創立與傳播

          耶穌創立的基督教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精神世界里一直占據統治地位,而且在兩千年的歷史中,對西方政治、文化、建筑以及藝術產生巨大影響,自耶穌創立基督教以來,人類歷史和思想尤其是西方人的思想和觀念發生巨大變化。

          14.日耳曼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并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

          15.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

          16.拜占庭帝國的崩潰

          拜占庭帝國(395年一1453年),又稱東羅馬帝國。位于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還包括意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而滅亡。

          (三)近現代史

          1.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

          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1488年,迪亞士抵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沿著迪亞士開辟的航路,繼續前行,終于到達了印度。

          1492年,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抵達美洲。麥哲倫率領的船隊沿著哥倫布開辟的航路,繞過了美洲南端的海峽,橫渡太平洋,完成了環球航行。

          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首先表現在文學藝術領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譽為“文學三杰”,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被譽為“美術三杰”。

          1517年,羅馬教皇以修建教堂為名,印制大量贖罪券向教民兜售。這種搜刮民財的無恥行徑激怒了德意志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他在當地教堂門口貼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列舉兜售贖罪券的種種荒謬,從此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圈地運動

          在14、15世紀,在農奴制解體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占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占的土地圈占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圈地運動”。

          4.眉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一場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18世紀中葉,涌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一大批啟蒙思想家,啟蒙運動進入高潮。

          5.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紀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當時俄國社會提出的要求,也是俄國歷史本身發展的必然產物。

          6.第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也稱產業革命,是指從以手工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手T場過渡到采用機器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廠的過程。

          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引起了紡織業的連鎖反應;1785年,卡特萊特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提高織布效率40倍;經過長期研究,詹姆士·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用來發動紡織機,人類自此進入“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制造出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工業革命是世界近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人類發展史上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7.美國獨立戰爭與建國

          1776年7月4日,由資產階級民主派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發布,正式宣告了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成為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1789年1月,華盛頓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同年4月,華盛頓在紐約宣誓就職,組成聯邦政府。

          8.紐約股票交易所

          紐約股票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價證券交易市場。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館門前的梧桐樹下簽訂了“梧桐樹協定”,這是紐約交易所的前身。

          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舉行起義,起義者沖向巴士底獄——****統治的象征,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1789年8月26日,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了《****宣言》。它規定了資產階級社會的自由、平等、天賦****等基本原則;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公民有言論、出版自由。還宣布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偉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結束了法國1000多年的封建統治,而且動搖了歐洲大陸許多國家的封建制度基礎,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

          10.拿破侖帝國的興亡

          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在法國建立執政府,自任第一執政。拿破侖上臺后,同俄國人講和,與奧地利人締結《呂內維爾條約》,與英國也達成了和平協議。1813年10月,法軍在“萊比錫會戰”中被擊潰。第二年4月,拿破侖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爾巴島上。

          11.滑鐵盧之戰

          拿破侖一世的最后一戰。1815年6月18日.法軍和英普聯軍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進行決戰。由于種種原因,英普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拿破侖帝國覆滅。

          12.拉丁美洲各國獨立戰爭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徹底****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長達三個世紀的封建殖民統治,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國家。獨立以后,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共和國,拉丁美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13.1848年歐洲革命

          1848年歐洲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發生在法國、德意志、奧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歐洲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民族革命。

          14.歐洲神圣同盟的瓦解

          神圣同盟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倡議下,奧地利、俄羅斯和普魯士三國君主打敗拿破侖后締結的同盟,目的是維護君主政體,反對法國大革命在歐洲所傳播的革命理想。在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和歐洲1848年革命的沖擊下,同盟瓦解。神圣同盟實際上是維護維也納體系、維護君主****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15.《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6.沙俄爭奪世界霸權

          俄羅斯帝國(1546—1917年),通常簡稱為俄國或沙俄。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皇俄國誕生。后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共記304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滅亡。

          17.日本“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使日本改變了封建落后狀況,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18.第一國際

          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協會。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和實際上的領袖。它的任務是在國際范圍內組織各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在工人運動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之間建立聯系并把它們聯合起來,保衛工人階級的利益,為工人階級的解放而斗爭。

          19.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雛形,施行了許多重大措施,宣布公社委員會是取代舊政府的唯一政權,實行民主選舉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民主制度;公社頒布了一系列保護勞工的法令。這些措施為無產階級政權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20.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是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古巴和菲律賓群島既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又是美國分別向南美洲和亞洲擴張的戰略基地。

          21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建成后,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一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22.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一l918年11月)是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之間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的世界規模的戰爭。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波刺死,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集團徹底戰敗而宣告結束。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并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23.俄國十月革命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24.巴黎和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諸國與德國簽訂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和約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

          25.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是《凡爾賽條約》簽訂后組成的國際組織,曾擁有58個會員國。宗旨是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

          26.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圣雄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

          27.羅斯福新政

          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經濟危機,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先從整頓金融入手。“新政”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一次局部調整和改良。它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28.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英美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直至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1945年,蘇軍攻占柏林,德國投降。日本政府在8月15日投降,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簽署降伏文書,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29.聯合國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這一天被定為聯合國日。1946年1月,聯合國正式開始工作,總部設在紐約。

          30.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紐倫堡審判是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國際戰爭犯罪審判。23名被同盟國認定為“主要戰爭犯”中的21人被推上了歷史的審判臺。東京審判由11國檢察官組成的委員會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訴書。起訴書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l945年9月2日期間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確認侵略戰爭為國際法上的犯罪,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者列為甲級戰犯,是對國際法戰犯概念的重大發展。

          31.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這是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洲的防務體系,標志著美國稱霸世界計劃的初步形成。

          32.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一l953年7月27日),是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戰爭,同時美國、中國、蘇聯等18個國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1953年7月27日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33.歐盟

          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又稱歐洲共同市場)發展而來的,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一)天文歷法

          1.四象

          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后人也通俗地稱四象為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2五更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一更——黃昏、一鼓、甲夜——19—21點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點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點

          四更——雞鳴、四鼓、丁夜——1一3點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點

          3.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四時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6.紀年法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2)年號紀年法。

          (3)干支紀年法。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稱謂

          1.年齡稱謂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束發:男子十五歲

          弱冠:男子二十歲

          而立:男子三十歲

          不惑:男子四十歲

          知命:男子五十歲

          2.別稱

          父母稱高堂、椿萱、雙親。

          妻父俗稱丈人,雅稱岳父、泰山。

          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

          老師稱先生、夫子、恩師。

          學生稱門生、受業。

          學堂稱寒窗、雞窗,同學為同窗。

          女婿稱東床、東坦、嬌客。

          3.諱稱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佛道徒之死稱:涅槃、圓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現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三)傳統思想文化

          1.秦

          (1)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思想家輩出,學派紛起林立,形成“百家爭鳴”,為中國思想文化之源。《漢書·藝文志》列出學派十家: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對后世影響較大的有: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在當時影響也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儒家說“愛人”,墨家說“兼愛”。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別。儒家“愛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愛”是“無差等”的。

          (3)“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

          天人關系是中國先秦哲學爭論的重要問題。天人關系的核心是人作為主體同他的周圍世界客體的關系,也是思維同存在的關系。中國思想家很早就對哲學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

          ①六經

          六經指儒家奉為經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六經亦稱六藝。不過“六藝”另外一種含義是指六種基本能力,即禮、樂、射、御、書、數。

          ②《論語》

          孔子弟子編纂,主要記述孔子言行。

          ③《孟子》

          記錄孟子言行的書。

          ④《道德經》

          老子著,也有人說此書后人編纂。

          2.秦漢魏晉

          (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借以統一思想,鞏固中央集權制度。

          (2)東漢道教產生

          道教產生于東漢,但是與神仙方術及各種先秦思想有關,特別是奉老子為教主。

          (3)東漢佛教傳人

          佛教從印度傳人。一般認為是東漢明帝派人訪求佛教經卷,以白馬馱至洛陽,建白馬寺。

          3.宋明

          (1)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起于宋,是宋以后影響中國社會數百年的儒家學術思想。宋明理學的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一種理論抽象,其概念內涵復雜。

          (2)宋明理學代表人物

          程朱學派指北宋程頤、程顥和南宋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學派。朱熹繼承二程思想,并成為集理學大成者,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

          4.清

          (1)顧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代表作為《日知錄》,反映了他的“經世致用”思想。其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

          清代思想家,對程朱理學持批判態度,其代表作為《原善》,梁啟超、胡適稱之為近代“中國近代科學界的先驅者”。

          (3)嚴復

          清末啟蒙思想家,積極介紹西方思想,其翻譯的《天演論》,將進化論思想引進中國。

          (4)康有為

          近代中國推進思想變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寫了《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為戊戌變法奠定理論基礎。

          (5)梁啟超

          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戊戌變法時期重要的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飲冰室合集》。

          (四)古代地理

          1.中國

          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2.中華

          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3.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4.海內

          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司馬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5.五岳

          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

          7.山水陰陽

          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五)傳統科技文化

          1.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2《九章算術》

          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成書于東漢初年。

          3.《黃帝內經》

          春秋戰國時即成書,是我國第一部醫學著作。

          (六)傳統藝術

          1.書法

          書法講究線條、對稱、變化、章法、風格美等。

          2.“書圣”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兼善隸、草、楷、行各體。

          3.“楷書四大家”

          歐陽詢、嚴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頻。

          4.“歲寒三友”

          中國繪畫中常以“松、竹、梅”為題材。

          5“四君子”

          中國繪畫中常以梅、蘭、竹、菊為題材,寓意“高潔”等。

          6.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

          7.昆曲

          發源于江蘇昆山,有六百多年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

          8.京劇

          清代道光年間,在各種戲曲聲腔影響下形成的新劇種,近代以來發展很快,成為中國傳統代表劇種。

          9.武術

          《辭海》的解釋為“我國民族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幾千年來我國人民用以鍛煉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武術是我國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10.少數民族傳統藝術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留存下來的寶貴的傳統藝術作品,包括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戲劇、繪畫和民間工藝,比如蒙古族民間樂器、維吾爾族歌舞,藏戲和唐卡等。

          (七)科舉制度

          1.孝廉

          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

          2.科舉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3.及第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4.進士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

          5.狀元

          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6.八股文

          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7.金榜

          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8.書院

          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

          9.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10.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

          (八)傳統習俗

          1.春節

          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2.元宵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人詩的。

          4.端午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5.中秋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6.重陽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7.十二生肖

          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后以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稱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禍福,往往牽扯起來,特別是在婚配中男女屬相很有講究,有所謂“雞狗斷頭婚”“龍虎不相容”等說法。

          8.少數民族節日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有自己的不同節日,譬如,維吾爾族的肉孜節、古爾邦節,藏族的藏歷新年,傣族的潑水節等。少數民族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中的一部分。

          (九)物質文化遺產

          1.十朝古都

          西安,自周朝開始至唐,有十個王朝在此建都,故稱十朝古都。

          2.九朝古都

          洛陽,自東周開始至五代后唐,有九個王朝在此建都,故稱九朝古都。

          3.六朝古都

          南京,自三國東吳開始至南朝宋、齊、梁、陳,有六個王朝在此建都,故稱六朝古都。

          4.五岳

          北岳恒山、西岳華山、東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5.宋五大名窯

          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產品最為有名,后人統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的|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精品视频香蕉尹人在线|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榴莲视频在线观看污| 国产h视频在线| 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jizz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4hc44四虎www在线影院男同| 日本肉体裸交xxxxbbbb|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色聚网久久综合|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黄a级网站在线观看| 娇小xxxxx性开放|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 妞干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差差的很痛| 国产真实交换多p免视频|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人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老婆~我等不及了给我|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