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3.1小學教師職業道德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8
454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對于教師職業道德內容的掌握。要求考生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08年修訂)》,熟悉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本章內容主要以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需重點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和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復習時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
第一節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
高頻考點提要
1.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及教師職業道德品質;2.《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高頻考點速記
一、教師職業道德
(一)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
1.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小學生情感豐富,極具可塑性,有著明顯的向師性。因此,教師首先要通過示范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學生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豐富的智慧。教師勞動的示范性體現在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其思想、言行以及學識是學生的學習榜樣。
2.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一方面,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他們個性、主體性比較強烈,在認識事物和判斷問題時具有一定的能動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這項工程是十分復雜、系統的過程,它包括目標的制定、方法的使用、效果的達成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3.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教師勞動具有創造性,這是因為教師勞動的對象是鮮活的個體,他們天賦秉性各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還體現在教師本身的素養、能力和知識水平等方面。教師要認識到教育是活的教育,要依靠經驗、機智和創造力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教育情境和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敖逃蟹?,但無定法”強調的就是教師勞動的這種創造性。
4.教師勞動的長期性
教師勞動不同于其他社會生產勞動可以在短時期內完成,其勞動的結果需要長時間才能初見成效。長期性是教師勞動特性中最為突出、最為明顯的性質。
5.教師勞動的互動性
教育教學活動去是雙邊的、互動的。因此,教師要時刻清楚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堅持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勞動是師生雙方相互激勵、相互作用的互動行為。作為教師要深刻理解互動對學生學習、發展的意義,避免照本宣科、灌輸性的教育方式。
6.教師勞動的合作性
培養學生不是某一個教師個體可以單獨承擔的,要靠教師群體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另外,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教師勞動的成果也是學校、家庭、社會各方相互協作的成果,這一特點在小學教師身上尤為突出。還要協調與學生家長、與社區的關系,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努力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形成合力,為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教師職業道德品質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與職業實踐有密切關系的道德規范和準則,是一定社會的一般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教師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工作。
2.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
3.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音。
4.嚴謹治學,做學生的導師。
5.團結合作,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移動端訪問:小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3.1小學教師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