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1.3教師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3
563

二、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教師專業化概述
教師專業化主要強調的是教師這個職業群體獲得專業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身是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教師專業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建立教師專業標準。國家對教師任職不僅有規定的學歷要求,也要有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對教育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不僅包括學科專業性的內容,也包括教育專業性的內容。
第二,國家要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形成完備的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養的體制和機制。
第三,國家還應建立較為完備的評估、認定和管理機制,用于對教師教育機構的資質評估、認定和管理,以及對教師任職資格的評估、認定和管理。
(二)小學教師專業發展過程
第一,教師職前專業發展階段
職前專業教育是教師從事專業工作的重要的基礎階段,是人職前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掌握從事教師所必需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培養專業態度,形成專業素養,為從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礎。專業實踐的方式包括:參觀學?;顒?,教育現場觀察和教育實習等。
第二,教師入職專業發展階段
教師入職專業發展階段,是指經歷過教師職前教育階段的人,在剛獲得的教職崗位上,進一步了解、學習和掌握崗位知識與能力的階段。師徒結對是很多學校幫助新手教師入職專業發展的方法。
第三,教師職后專業發展階段
教師職后專業發展,是指經歷了入職專業發展以后,教師專業的繼續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學反思,在實踐中提升專業發展。一個教師要從“新手教師”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教師,甚至是一個專家型的教師,其獲得成長的最重要的途徑是實踐。許多優秀教師成長過程的研究都表明,做反思的實踐者,在教育實踐中研究教育,是教師獲得自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1.終身學習
對教師來說,“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習慣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關系到教師的生存與發展。小學教師必須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理念,在崗位上不斷學習,更好地獲得專業發展。
2.教育反思
教師的教學反思一般會涉及對教育教學觀念的反思,對課程內容和具體教學內容選擇的反思和對教學過程及其教學方法的反思。
教育反思作為一種專業發展的方法,其條件是:
第一,以專業知識作為基礎。第二,以教育活動成敗原因的探求為方向。第三,以獲得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的。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人手,最終會涉及對教育教學基本問題的再認識和再思考,從而引發對自己教育觀念的反思。教師通過教后日記、教學日志、教育案例等展開自己的反省性思維過程。
3.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方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育行動研究是最主要的教育研究類型。教師將自己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重要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并運用相關教育理論開展系統的研究,從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行動研究的基本特點是:一方面具有科學研究的特征,即理論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實踐性,即所研究的問題是教師實踐中遭遇的問題。教育行動研究的基本路徑是:教師個人教育實踐中產生問題——以教師專業理念對問題進行研究使之上升為課題——設計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實施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根據實施行動方案所獲得的結果分析成敗得失——得出相應的研究結論。
三、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教師從事專業活動必須具備的專業品質。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教育理念和師德修養、教師專業知識、教師專業能力等。
(一)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師德修養
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教師對教育基本問題的認識、理解,是教師對教育問題的基本觀念。其中包括教師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教師行為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并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教師的師德修養是建立在教師個人良好道德品質基礎上的職業道德修養。它包括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和個人的道德修養。
(二)小學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
小學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一般文化知識。
1.本體性知識
指教師所具有的任教學科的知識。這類知識是學科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教師對課程和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和選擇。
2.條件性知識
條件性知識是認識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活動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學科知識和技能,主要是指教育必須具備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這類知識是用來支撐學科內容的本體性知識的,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提供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
3.實踐性知識
教師在實現有目的的教學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相關的學科教學法知識。這類知識包含著對具體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相互關系的認識,它幫助教師解決“具體怎么教”的問題。
4.一般文化知識
教師應具備的一般的人文知識、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基本的藝術素養。對小學教師而言,其教育對象是處在啟蒙教育階段的小學生,學生的學習內容具有綜合性,知識的學科分化尚不明顯,而且學生的認知也具有整體性。
(三)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綜合素質最突出的外在表現,也是評價教師專業性的核心因素。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實踐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等。
1.基本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這些能力是構成教師專業能力的基礎。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有從事教師職業的前提條件。
2.實踐能力:是指教師專業活動的實踐能力,包括教育教學活動的規劃和設計能力、組織實施的能力和檢查評價能力。這類教育教學能力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為一系列的具體的教育教學技能。
3.反思和研究能力: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專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包括擴展專業知識的能力、課程開發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課程整合能力等。
移動端訪問:小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1.3教師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