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命題預測試題及答案八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7-20
53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行教”是指用教師的( )教育影響學生。
A.人格魅力
B.品德修養
C.思想觀念
D.實際行動
2.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考試與素質的關系是對立的
B.應試教育片面強調教育的選拔功能
C.素質教育把面向全體學生放在首位,強化普及意識
D.應試教育只重視考試的課本內容和各種升學資料的死記硬背
3.人獲得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是( )。
A.先進的社會制度
B.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C.腦體結合
D.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
4.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共有( )章六十三條。
A.八
B.七
C.六
D.九
5.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 )。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經費保障
D.衛生保障
6.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 )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 )。
A.五六周歲
B.五七周歲
C.六七周歲
D.六八周歲
7.明確把“關愛學生”作為一條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的是( )。
A.1984年《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
B.1991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C.1997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D.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8.在教育教學的細節中如何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 )。
A.對學生一視同仁,一樣要求
B.辨證地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不絕對化
C.在學生之間進行橫向的比較與學習
D.不同的學生犯了同樣的錯誤,不考慮動機與原因就進行處理
9.下列說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現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關愛學生,,規定和要求的是( )。
A.尊重學生人格,保護學生安全,平等公正對待全體學生
B.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關心學生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C.對學生嚴慈相濟,積極引導,循循善誘,開展因材施教
D.讓差生退學或離校,及早走向社會,不浪費時間和金錢
10.自居易在聽琵琶女的演奏后,寫下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詩句,這是藝術鑒賞效應中的( )。
A.領悟
B.共鳴
C.期待
D.凈化
11.下列對作家作品的解說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許多名家常神人并稱。例:“李杜’’即李白與杜甫,“韓柳,,即韓愈與柳宗元,“蘇辛”即蘇軾與辛棄疾
B.“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五部短篇小說集的總稱,作者是明代的馮夢龍
C.“三曹”指的是漢末曹操及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他們在詩歌創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D.“左聯五烈士”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政府秘密殺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們是柔石、殷夫、馮鏗、胡也頻、李偉森
12.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 )批準。
A.學校
B.市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C.市級人民政府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D.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13.某同學計算出兩變量的積差相關系數r=-l.20,這表明( )。
A.相關程度高
B.相關程度低
C.變化趨勢相反
D.計算有誤
14.下列句子不是被動句的一句是( )。
A.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B.毋寧斃于虞人
C.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D.(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15.信息技術是指( )。
A.信息的獲取技術
B.信息的獲取、傳遞技術
C.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
D.信息的加工處理技術
16.就一個測驗的優劣而言,最為重要的指標是(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命題預測試題及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