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預測卷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18
776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赫爾巴特提出“教師中心論”,即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具有權威性。他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特點。
2.B【解析】法律規定,民辦學校應當依法設立學校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決策機構。也就是說,對于民辦學校的重大問題,學校董事會具有決策權。
3.C【解析】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講錯,被學生指出,一定不能礙于面子大發雷霆,否則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展。教師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一方面,教師要糾正剛才的錯誤,避免在知識上誤導學生;另一方面,要對提出質疑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佩服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和征服學生。
4.A【解析】素質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以面向全體學生和全體國民,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面向全體國民、面向全體適齡學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主體性。
專家點撥素質教育的相關知識是考試的重點。考試大綱中明確規定,考生要“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依據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
5.A【解析】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
6.C【解析】王某的傷害應該由司機和某寄宿小學共同負責。這是因為,首先,司機沒有盡到看護的責任,自然應該負責;其次,司機是學校雇傭的,他是在行使職務的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因此,學校也應該負責。
7.B【解析】教師的終身發展可以分為四個層次:處于較低層次的教師能夠勝任教學,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處于合格層次的教師能夠駕馭教學,也可以較好地因材施教,成為教學中的骨干;處于較高層次的教師能夠研究教學,追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在學生的成長中求得自我發展;處于最高層次的教師能夠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終身學習,創造自己的教學實績和構建理論研究特色,成為“學習型”的教師。
8.A【解析】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是區別于其他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它是由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以及學生的向師性、模仿性、可塑性特點所決定的。教師榜樣作為一種具體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專家點撥為人師表包括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9.D【解析】教師的勞動不是一種短期見效的行為,而是一種具有長期性特點的特殊勞動過程。人才培養的周期長、見效慢,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會隨著學生學業的結束而消失,而是會在學生長期的實踐中更趨于完善和成熟。
10.C【解析】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11.D【解析】關漢卿的作品包括:《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單刀會》《西蜀夢》等。《漢宮秋》的作者是馬致遠。
專家點撥關漢卿,金末元初雜劇作家,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關漢卿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12.D【解析】《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首青海民歌,由“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創作。
13.D【解析】碧螺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于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龍井茶是中國著名綠茶,產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帶。鐵觀音,屬于烏龍茶類,產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發現于1725—1735年,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六安瓜片是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于皖西大別山茶區。
14.C【解析】《資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學家司馬光負責編纂。
專家點撥考生還應了解,司馬遷的《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璧”。
15.D【解析】山頂洞人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他們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的技術。因此,懂得“鉆燧取火”的我國遠古居民相當于山頂洞人。
16.B【解析】孟子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
17.C【解析】“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束發”是男子15歲;“弱冠”是男子20歲。
18.D【解析】超導現象是指在絕對零度時,材料內部電阻變為零,而在地球上處于絕對零度的條件極難實現,所以這一特征并未得到實際應用。
19.D【解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結構都是植物分類時要仔細觀察的對象,由于根、莖、葉的生長周期較長,形態結構方面變態的較多。而花、果實和種子在進化過程中相對比較穩定,變化不是很大,常用來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
20.D【解析】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核心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1.D【解析】人體免疫系統具有的作用包括:(1)免疫防御功能,識別并清除外來病毒;(2)免疫自穩功能,識別并清除自身死亡和衰老細胞;(3)免疫監視功能,識別并清除自身病變、癌變細胞。
22.C【解析】騰訊QQ、網易泡泡、MSN都是即時聊天軟件,可以實現用戶間的在線實時交流。電子郵件也是一種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但是不具有即時性。
23.B【解析】古代帝國的政治集權有優點也有弱點,其弱點是終將導致帝國的衰敗。因此這段話主要論述的是集權政治在帝國演變中的作用。題干沒有說經濟對政治的影響,排除A項。C項中的“根本原因”過于絕對。D項中的“官僚機構”和題干的“集權政治”是兩個概念,不能等同。
24.C【解析】計算機病毒是人為編制的特殊程序,是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具有破壞性、繁殖性、傳染性、隱蔽性和可觸發性。
25.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有社區乒乓球聯賽資格的人未必最后都參加了社區乒乓球聯賽,排除D項;老張不能參加聯賽不能說明老張沒有參加聯賽的資格,排除B項。A項將社區乒乓球聯賽參加者的范圍與老年乒乓球俱樂部成員范圍等同,明顯錯誤。
26.B【解析】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7.A【解析】《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28.C【解析】謝靈運,南朝詩人,主要創造活動在劉宋時期,他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專家點撥山水詩派是中國南朝宋出現的詩歌流派。開創山水詩派的大師是謝靈運。其實,在此之前的東晉晚期,士族寄情山水,在他們的玄言詩中已開始出現了一些寫景名句,發揮老莊自然哲學來贊美江南山水。
29.B【解析】1957年10月4日,蘇聯宣布已經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斯帕特尼克1號送人軌道,這一事件標志著航天技術的誕生,揭開了太空技術的序幕。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材料中的這種悲劇是源于學生對應試教育無奈的、無助的、消極的反抗,是學生無法承受升學的壓力,所以選擇輕生。但是,細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這卻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實質是培養人,培養人是為了人的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發展。但應試教育異化了人的發展進程,只以分數衡量和評價學生,使教師、家長與學生認為只有分數高才有價值;當成績不理想時,則萬念俱灰,這嚴重違背了教育的初衷。由此得出,教育必須改革,為了個體的發展,為了國家的未來,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以分數為唯一標準,而是考查學生的方方面面,注重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的是個體的個性和能力。
專家點撥作答此題時,應注意審清問題要求,問題中明確給出了答題的方向,即結合素質教育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31.【答案要點】本材料中的教師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具體來說,這位教師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教師在活動設計過程中,不再只重視所謂的結果,而是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思維訓練、能力發展和情感體驗。該教師對活動的設計體現出了開放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2)通過合作學習增進學生之間的交往。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個認知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實現信息與資源的交流,不斷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3)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新課程下的教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即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賞識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
32.(1)【答案要點】作者的目的是贊賞它們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氣度和胸襟。
(2)【答案要點】①木中的祖宗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培養情操;②追求物質享受的人最貧窮。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新教師的師德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是的,作為教師,我深感榮幸,同時,也深深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我看來,師德不是什么豪言壯語,也不是什么豐功偉績,最主要的還是飽含教育的激情,用最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教育學生,用最熾熱的心熱愛學生,真正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在新的時期,師德被賦予了新內涵。我認為,師德高尚的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師德高尚的教師應該經常吸收教育新理念。在這一方面,我一直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社會公德。
其次,師德高尚的教師應該具備淵博的學識和有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一位教師如果沒有專業的文化知識,就難以讓學生信服,難以讓學生盡情地、快樂地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一位教師如果缺乏人格魅力,學生就難以吸取最甜美的人性魅力的雨露,學生的人格和品德就失去了堅實的底色。所以我十分認真地訂閱各種語文教學的資料供自己研究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再次,師德高尚的教師應該用最熾熱的心熱愛學生。我相信,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所以在乎時的教學中,我熱愛學生,對學生要求嚴格,但嚴中帶慈,與他們談心,真正了解孩子的世界,用溫暖感人的師愛引領著他們一步一步地成長,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作為新教師,雖然斗志滿滿,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各方面仍存在著不足:工作作風有待扎實,有時遇到困難會灰心喪氣,有時像只無頭蒼蠅,找不著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對學生的心理動態和課堂生成部分把握得不夠好,因此缺乏足夠的教學機智,在課堂上發生意外情況時,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在教育教學中,我會繼續改進自己:
第一,時時充電,終身學習。努力學習新課程的理念,與最新的知識接軌,讓自己的思想時刻與時俱進。抓住每一個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努力學習,虛心求教。
第二,熱愛學生,關注發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溫暖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沐浴在師愛的陽光下,快樂地成長。
第三,逐步摸索,探求班主任工作的新路。班級管理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靠自己時刻總結反思,虛心求教,與學生溝通,與家長聯系,架起和諧的班級溝通之橋。
總之,我會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師德,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默默奮斗,將“教書育人”進行到底。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預測卷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