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專家押題卷及答案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2
401

9.文藝復興運動首先發生在( )。
A.英國
B.法國
C.意大利
D.美國
【答案】C
【專家解析】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之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因此本題選C。
10.下列不屬于莎士比亞創作的悲劇的是( )。
A.《哈姆雷特》
B.《奧賽羅》
C.《李爾王》
D.《羅密歐與朱麗葉》
【答案】D
【專家解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包括《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一般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正劇。因此本題選D。
二、材料分析題
1.“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
【參考答案】此語源于英國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話》中,洛克在這本書中這樣說道:”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他的這一觀點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教育決定的,是”教育萬能論”的觀點。很顯然,他的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家庭、社會等其他因素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影響。家庭氛圍、社會環境的好壞,對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2.學生劉某,15歲,男,平時不善言談,孤獨冷漠,不喜歡集體生活,常獨來獨往,不會關心別人,不善于與他人相處,一次餐會上,他把自己愛吃的里脊肉、大雞腿、排骨、草莓、蘋果一股腦兒放在自己的碗中獨自享用,全然不顧周圍同學們的反應。
請運用素質教育的知識分析以上情況。
【參考答案】(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為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
(2)、從上述案例分析,劉某不懂得禮讓與寬容;不懂得幫助別人、奉獻愛心、關心別人;不懂得與別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與家長平時應加強對劉某的做人、與人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在班里,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很憂郁的女孩,因為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一天,老師帶她到飾物店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老師也夸她,“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從那以后,珍妮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結摘掉,每天都昂起頭開心地走路。
運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試對上例作出分析。
【參考答案】
珍妮的例子表明: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應關注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教師應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教師也不再是過去的“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該老師教學方法獨到恰當,引導了學生學會自我調適。
三、寫作題
請以《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專家押題卷及答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