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2016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密押卷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3-20
        606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在現代教育科學體系中,教育學是基礎學科。

          2.B【解析】政治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A【解析】“陵節而施”是指超出學生的發展水平來施予教育。這違背了人發展的順序性規律。

          4.A【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間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教學前關注、早期生存關注、教學情景關注和關注學生四個階段。

          5.D【解析】根據學校教育的歷史,把教育劃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6.C【解析】社會本位論的基本主張是以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應當依據社會的要求來確定,注重培養合格的公民。

          7.A【解析】由學科課程的定義可知。

          8.C【解析】“長善救失”是指教書的人,要善于發現并糾正學生的失誤。“過少、過急、過難、過易”這四種毛病都在于沒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學習之上,教書的人知道了學生的這些心思,才能對癥下藥,糾正這類毛病。

          9.C【解析】模仿毫無疑問是教育中的~個重要因素,但人類的模仿與動物本能活動的區別還在于其意識性和目的性。

          10.D【解析】教育工會是群眾組織,不屬于學校行政組織機構。

          11.A【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種類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等,

          12.B【解析】注意是和意識密切相關的,但是不同于意識。它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因此,注意有兩個特點:指向性與集中性。

          13.B【解析】“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心境情緒的表現。

          14.D【解析】變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因此,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變式可以提高概括的成效,給學生提供豐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識,對概念有更豐富、更深刻的認識。

          15.A【解析】從眾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麗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合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16.B【解析】奧爾波特于I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提出了一個理論模型。霍蘭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人業互擇理論。斯騰伯格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論。

          17.C【解析】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即智力多元論,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

          18.C【解析】精神分析法一般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顯示其效果:精神宣泄,自省,反復剖析。因此,宣泄療法屬于精神分析法。

          [Yao_page]19.D【解析】0~2歲屬于感知運動階段,2~7歲屬前運算階段,7~11歲屬于具體運算階段,11~15歲屬于形式運算階段。

          20.C【解析】組織策略是整理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常用的有列提綱、利用圖形、利用表格等。

          21.D【解析】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22.C【解析】教學技能是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和心智活動方式的整體體現,而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心智動作構成的。所以,教學技能屬于心智技能。

          23.A【解析】能力屬于穩定發揮作用的因素。

          24.C【解析】品德中兩個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是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

          25.B【解析】概念是用詞或詞組來表達的,概念往往和表象聯系在一起,表象經過高度抽象、概括,離開了具體形象,就成為概念。

          26.B【解析】蘇格拉底明確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分析。

          27.D【解析】根據題意可知。

          28.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校文化的含義。

          29.B【解析】溝通對于學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有信息傳遞、拄制、激勵、情感交流。

          30.A【解析】根據題意可知。

          二、辨析題

          1.錯誤。理由:發現學習的倡導者是布魯納。掌握學習是由布盧姆等人提出來的。

          2.正確。理由:略。3.正確。理由:略。4.錯誤。理由:不同程度的焦慮對學生學業產生的影響不同,教師可使學生處于一種適當的焦慮水

          平,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5.正確。理由:略。

          6.錯誤。理由:(1)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也改變了人們關于學校和教育的觀念。(2)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7.錯誤。理由:(1)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2)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在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另一方面它的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成為文化的本體。

          8.錯誤。理由:(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學校教育的影響既具有即時價值也具有延時價值。學校教育的內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因而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3)此外,學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這對人的發展具有長遠意義。

          9.錯誤。理由:(1)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2)教師本身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并且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

          10.錯誤。理由:教育行動研究,亦稱教師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強調研究與活動一體化,使教師從工作過程中學習、思考、嘗試和解決問題。

          三、簡答題

          1.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識地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經驗以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2)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3)培養人是在教與學的對立統一中實現的。(4)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特殊社會實踐。

          2.(1)人才規格是對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勞動力的規格,進而也決定著教育所培養人的規格,所以當我們考慮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規格時,必須深刻地把握當代生產力發展的趨勢與要求。(2)教育結構通常指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教育的比例構成,如不同級別、類型學校的比例關系,不同科類之間的比例關系等,都要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3.(1)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標準和總的規格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方針。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2)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能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個國家教育的總要求,而培養目標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具體要求;二者的聯系在于,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

          4.在探討道德教育與行為形成方面,社會學習理論的許多成果值得借鑒,對我們加強道德知識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有較大啟迪作用;社會模仿模式強調自我效能感,注重個體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強化等,對我國德育工作也有較大的啟迪作用。

          5.(1)精選教材。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大量有用的經驗,教學內容就必須精選。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而每一門學科中基本的知識、技能和行為規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遷移價值較大。(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揮其遷移的效能。從遷移的角度看,合理編排的標準就是使教材達到縮構化、一體化、網絡化。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學習中存在的斷裂帶及斷裂點,也有助于預測以后學習的發展帶、發展點,為遷移的產生提供直接的支撐。(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節。無論是從宏觀的、整體的教學規劃,還是從微觀的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都應體現遷移規律。(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僅僅交給學生組織良好的信息是不夠的,還必須讓學生了解在什么條件下如何遷移所學內容。因此,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以及元認知策略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同時它們又能夠提高學習者的遷移意識。

          6.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下,系統地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教學過程的結構包括:(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2)引導學生理解、領會知識。(3)課堂練習,鞏固知識。(4)引導和組織學生運用知識。(5)布置、批改并輔導學生課外作業,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程度。

          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

          (2)能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

          (3)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互轉化的內在機制。

          學生掌握了關于電路的物理知識,并不代表他具備了維修電路的能力,因此在啟發學生掌握知識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答案要點】

          (1)小聰面臨的是挫折適應問題。

          (2)原因是由于考試失敗,小聰一直學習成績很好,不能夠接受這次失敗。(3)可采取的措施:

          ①幫助小聰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與思想準備;②幫助小聰確定適當的抱負水平,即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目標;③適度感受挫折,鍛煉挫折承受力;④幫助小聰分析失敗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措施。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tube欧美巨大| 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天天躁天天碰天天看|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2022天天操| 波多野结衣按摩|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3d性欧美动漫精品xxxx|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在线影视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欧美黑人bbbbbbbbb| 再深点灬舒服灬免费观看| 韩国免费播放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小说| 俺去俺也在线www色官网| 在线视频第二页|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日本毛茸茸的丰满熟妇|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cesd—819高清|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啪精品|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欧美va天堂va视频va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