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模考試卷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13
579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鄉一所學校進行危房改造,鄉政府公開向學生家長集資。由于進度緩慢,鄉政府便向學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繳了集資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正常上課,否則要讓學生停課回家催家長繳款。結果,該學校50多人的教學班只剩下10多名學生,教師無法正常上課,只好停課一周。
問題:請從法律角度分析這一事件。
3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吟風
張緒佑
昨夜一陣凜風,將報社門前臺階上的盆景吹得落葉滿地。昨日還是滿樹黃葉的銀杏,忽然間只剩光骨臨風了。季風就這樣將冰清玉潔的冬姑送臨。
日復一日,當我踏上門前的臺階,總要留心關注這盆銀杏的生態。四時的變換,世情的冷暖、心境的憂樂,似乎都是伴隨著季風而變幻,從它的生命常態中顯現出來。新歲來臨時,當春風悄悄拂過,銀杏的禿枝上就萌發了嫩綠,綠葉慢慢地展開了翅膀,將新的生命張揚。滿眼的碧綠帶著極好的心情,又迎來了涼爽的夏風,將生命的熱情推向極致。當夏至盡頭,氣爽的高秋帶來了新的生命信息,滿樹的金黃預示著生命的成熟,盡管它并未結出豐盈的碩果。秋后的寒風無情襲來,它便適時地脫下金色的外衣,將生命珍藏,將希望孕育。生命之樹就這樣隨著季風而四時變幻。
風是什么?風是大氣的精靈。集日月精氣于心,集天地靈氣于表,集山川海洋豪氣于懷,化作流暢的血脈,靈動的氣韻,去感受世界,去催生萬物。人間萬象,山川陡變,唯有風最敏感。
風是人間的使者。風既帶給人們高山的偉岸氣質,又帶給人們大海的寬廣胸懷;既可給人們帶來心高氣爽的愉悅,又可給人們帶來秋盡葉落的悲憐;既帶來春燕的呢喃,又帶來秋雁的長吟……它掠過叢林、村莊、田野、河流,閱盡了人間姿色,教人識時應世,臨風應對四時的變換,保持生命之樹不衰。
風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風刀犀利,歲月無涯,數萬年雕塑了無數溝壑、奇山異水,雕塑了古道,雕塑了枯樹,雕塑了瘦洞,雕塑了自然界這個大盆景。塑了霜,塑了雪,塑了云,塑了霧,塑造了有形和無形的自然境界,留下了萬年不衰的藝術創意。
風還是忠實的史學家。它用如椽巨筆席卷千年,縱橫天下,翻江倒海,將歷史記在了懸崖,記在了洞穴,記在了無數次山川巨變之中,記在了無數個破敗的村落、庭院和宮殿里。伴隨著多少次戰火烽煙,多少回山崩海嘯,多少代歷史變遷,它記下了千里大漠,記下了禿嶺荒原,記下了古羅馬斗獸場、古樓蘭王國、圓明園廢墟、深埋海底的泰坦尼克號。它在記錄歷史的同時也記下了人生,記下了人世的艱辛、生活的印痕、歲月的磨難。將這一切刻寫在每一個人的額頭上、須發問。
疾風知勁草,敢愛敢怒,頗具英雄氣度。有時狂飆怒號,摧枯拉朽;有時暴性陡起,肆虐山河;有時和煦可掬,遍布撫愛。風有懷柔、有激越、有狂放、有悲壯。古來多少英雄把酒臨風,抒發豪情,暢懷壯志。劉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響“大風起兮云飛揚”的《大風歌》。荊軻滿懷壯志,1臨風唱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絕命悲壯。血戰沙場的勇猛將士,面對死亡唱起了“風雪滿弓刀”的豪情。風是有情的,風是有骨的。英雄所愛的是大風的一瀉千里的豪邁,是義無反顧的錚錚風骨。在,臨風之時,那些隨風而倒的墻頭小草缺少的正是這種風骨。
季風雖有四時之變,而唯有其風骨不變。日月經天,乾坤朗朗,是季風萬年不衰的永久風源。愿清麗的風蕩滌世俗塵埃,將世界催化得更清純、更壯麗!
(文章的個別文字有改動)
問題(一):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季風雖有四時之變,而唯有其風骨不變”這句話的理解。
問題(二):文章表現了怎樣的感情?請從作品的內容和寫法兩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幼兒園大班的兩名幼兒課間休息時在操場上相互嬉鬧,幼兒甲將幼兒乙摔倒在地,致使乙的脊傷,當時乙的下肢不能活動。其他幼兒將此事報告了伍老師,伍老師立即與乙的家長取得了聯其迅速到幼兒園來處理此事。家長來到后立即將乙送到醫院治療,乙住院治療了26天,共花醫療費8674元。出院后,乙的右腿仍行走不便。幼兒乙的父母以乙作為原告,將幼兒甲的父母、其所在幼兒園列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賠償訴訟。
問題:本材料中的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教師是特殊的群體,肩負著教書育人推動社會文明的重任。教師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和職業作風等方面。它是教師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教師從事教育職業的基本條件。具體來說,教師的職業素養應體現在“會做人、會做事、有愛心、有修養、能承壓、能身正、善學習”等方面。教師應能夠模范遵守“規范”.理解教育“服務”,懂得自我“提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書寫。立意自定,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不少于800字。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模考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