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526

2009年北京市幼兒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幼兒教育學基礎知識》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C 2、C 3、C 4、A 5、D 6、A 7、A 8、C 9、A 10、A 11、D 12、C 13、A 14、C 15、B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含義:是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
17、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18、幼小銜接:是根據幼兒過渡期身心的特點,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教育,在全面發展過程中培養他們入學所必須的各種素質,為幼兒入小學,也為其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9、道德: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人們共同生活的行為準則的總和,也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標準.
20、幼兒教育: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發展的活動都是幼兒教育.狹義的幼兒教育則指幼兒園或其他教育機構實施的教育.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說明理由.
21、(×) 尊重幼兒是指教師要尊重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等各種權利.但,幼兒園教育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對幼兒施加影響的活動,因此不能完全按照兒童的意愿安排活動.
22、(×)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個體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個體適應社會,但社會適應能力本身并非健康教育內容.
23、(×) 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幼兒教育應采用“教學做合一”的方法.
24、(×) 幼兒教育要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偏廢任何一方都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發展.
25、(×) 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該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其原因與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還很不發達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要避免幼兒教育的高檔化、貴族風.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6、答:(1)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形式,體現了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性和規范性.因此真正意義的幼兒園必須能夠體現專業和系統性.(2)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是“幼兒園之父”,原因就在于它所創立的幼兒園具有一整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3)福祿貝爾所創立的幼兒園中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幼兒通過“恩物”來學習,這不僅尊重了幼兒教育的規律,而且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7、答:(1)幼兒通過同伴游戲可以獲得愉快的身心體驗,促進幼兒健康的發展. (2)幼兒一起玩娃娃家,在游戲的情境中進行言語的溝通,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3) “娃娃家”模擬了社會生活情境,讓幼兒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獲得對社會角色、社會場所和社會交往規則的認識,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28、答:(1)培養幼兒的主動性.(2)培養幼兒的獨立性.(3)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4)發展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29、答:(1)觀察是了解兒童最重要的手段.幼兒用語言的表達自己的能力弱,對其自身狀 態的把握能力也很弱.只有通過教師觀察,才能認識和了解幼兒各種行為表現和他們的情感需要.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觀察能力.(2)幼兒教師的觀察力主要指對幼兒直覺的、原樣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觀察能力. (3)教師的觀察主要包括一日生活中的隨機觀察和根據觀察內容進行有計劃的觀察.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0、答:(1) “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
a、這條原則是指教育者在關注受教育對象的同時,還應重視兒童的個別擦含義,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
b、這名教師的做法就遵循了這一原則.首先她面向了兒童全體,尊重全體兒童的休息;其次,她還照顧到個別幼兒的特殊情況,幼兒可能由于各種原因實在無法入睡,教師在要求他不影響別人午睡的前提下進行了區角活動.這樣就有效、合理地保證了兒童的基本發展.(2)此外,教師的做飯還體現了“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a、教師允許個別幼兒進行區角活動,而不是強制幼兒午睡,就體現出對幼兒發展和其人格的尊重.b、教師要求幼兒“輕輕的,不要影響別人午睡”則體現出對其他兒童休息權的尊重.
31、因為升學競爭的現實,社會上風行一些“起跑線計劃”、“神童方案”、“天才培養項目”……,某些家長和幼教機構難以擺脫這種短視的教育做法,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力培養,輕人格因素培養等錯誤傾向.另外,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繪畫、鋼琴等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請你從我國幼兒教育目標這一角度分析以上現象.
(1)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2)我國幼兒教育目標體現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理論.特別強調要避免重智輕德、重德輕智等傾向,也強調要避免在某一方面,如智育中只重知識輕智力的培養.
(3)社會上風向的各種“神童” 、“天才”方案就是“重智輕德”的集中體現.是對兒童“發展”和“智育”的曲解.這種做法不僅不利于幼兒全面發展,甚至會給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造成障礙,導致幼兒人格、社會適應能力等發展異常.
(4)作為幼兒園辦興趣和特長班也反應出幼兒園對教育目標理解的誤區.兒童的全面發展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絕不能刻意的強調“才藝”.
(5)最重要的一點是:幼兒園作為專業的幼兒教育機構,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不僅要保證教育目標、教育方法的科學性和系統性,而且要發揮專業機構優勢,向家長、社會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決不能隨波逐流,更不能成為少數人謀取利益的工具.
移動端訪問:2009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