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2-01
529

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
BCBBB CACBB CADBB CBDAB BDCBA CCCA
1參考解析: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的前提條件包括:(1)教師主導作用的實現有賴于教師自身的條件,即具備應有的知識和能力素質,品德及人格;(2)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還必須具
備各種客觀條件,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應有的肯定,教師工作的條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證。
2參考解析: 校本課程,是學校在確保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
自主開發或選用的課程。C項符合校本課程的要求,A項屬于課外活動,B、D項屬于地方課程。
3參考解析: 處于關注生存階段的一般是新教師,他們會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想方設法控制學生,而不是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進步。
4參考解析: 王老師不辭辛苦地從上課講到下課,屬于典型的講授法,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他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參考解析: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6參考解析: 父母雖然離異,但仍舊對孩子負有教育的職責。
7參考解析: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規定: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負有責任且情節嚴重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對學校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
任人員,分別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8參考解析: 學校和教師侵犯學生隱私的表現形式有:故意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學生信件,披露、宣揚學生自身及家庭成員的資料,提供學生成績的方式不適"-3等。
9參考解析: 圖片中的教師箭頭方向不一致,代表教師的言行不一致,給學生造成認知沖突,從而不知如何是好。
10參考解析: A項錯誤是因為教師要尊重家長,并承擔起教育學生的義務,學生犯錯誤,教師不能一味地尋找家庭原因而責備家長管教無方。C項錯誤是因為教師無論什么時候都不
能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謀取私利。D項錯誤是因為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或家庭經濟狀況等對學生區別對待。
11參考解析: 根據題干的描述,張老師的拒絕與其他老師分享資料的行為屬于沒有做到資源共享。
12參考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
經費的穩定來源。
13參考解析: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為人師表要求教師不能從學生那里謀取自己的利益。
14參考解析: 劉老師私自收取家長的禮品,屬于利用職位謀取私利。
15參考解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
教育。”
16參考解析: 義務勞動屬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義務勞動屬教育機構履行教育職能的一部分,學生在義務勞動中受傷,應由學校來承擔醫療費用。
17參考解析: 1937年7月7日爆發的“七七事變”,也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序幕。
18參考解析: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19參考解析: 中國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20參考解析: “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
21參考解析: 略。
22參考解析: 《游擊隊之歌》是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1937年創作的。
23參考解析: 略。
24參考解析: 我國刺繡工藝中“四大名繡”是指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25參考解析: 略。
26參考解析: 略。
27參考解析: 略。
28參考解析: A、B、D項都和題干中表達的意思一樣,是人與人同為一種職業身份,而C項孫亮和李強是戰友表達的是一種人物關系。
29參考解析: 與非“P且q”的意思相同的應該是“非P”或“非q”,所以與“并非‘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意思相同的應該是“或者清者沒自清,或者濁者沒自濁”。
材料分析題
30參考解析:
(1)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在材料中,教師把學生當作獨立的人來看待,認真采納學生的意見,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
(2)現代學生觀還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的教育手段必須通過學生起作用。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不可能代替學生感知、觀察與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學生掌握規律。材料中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預習課文、查閱資料、主動學習,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1參考解析: 材料中教師的出發點本來是關愛學生,想要幫助學生減輕家庭負擔,用意是好的,但卻用錯了方法。
(1)教師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中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強,不能承受同學們異樣的眼光。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知識素養,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對待和處理教育問
題時體現出一定的教育智慧。
(2)材料中教師欠缺一定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學生與教師發生沖突時,尤其是像材料中由于教師的不當行為引起師生沖突時,教師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根據實際情況,適應各種變化,進行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運用教育機智來解決問題。
32參考解析:
(1)本文主要闡述了施與的價值,即施者與被施者之間的一種信任關系,一種相得益彰的完美輝映,一種心靈的深切契合。
(2)“完美闡釋”指的是被施者對點滴施與的至高的尊重,及對捐助后面潛藏著的苦與智的體悟。“精辟理解”指的是施者對施與的價值的準確把握和正確使用,及對被施者的信任。
寫作題
參考解析:通過閱讀材料,考生應該首先明確材料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因為這是教師資格證的考試,所以考生的思路就應該主動向教師與學生方向靠攏。材料中“杜魯門與另外一個兒子”代表的是學生,“記者”代表的應該是社會大眾,認為對學生的評價以其取得的成就為依據,而“母親”代表的則是教師,認為對學生應一視同仁,不以身份地位的高低來評價學生。
’ 其次,提出自己支持的觀點,進行詳細闡述,認為教師應該同“母親”一樣,不因為學生的一時成績而區別對待,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或受教育過程中的教育實踐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使文章更加具有說服力。
最后,總結自己的觀點,要注意文章的措辭,要能夠使通過閱讀文章,信服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字數的要求。